自由財經

安集首季虧損0.09元 力拼 4大業務重回獲利軌道

2025/05/12 14:59

安集首季虧損0.09元,力拼4大業務重回獲利軌道。(擷取自官網)安集首季虧損0.09元,力拼4大業務重回獲利軌道。(擷取自官網)

〔記者張慧雯/台北報導〕太陽能模組廠安集科技(6477)今日公告財報, 因進口模組價格競爭,及客戶案場施工延遲致營收仍未明顯上升,安集首季呈現小虧、每股虧損0.09元;不過,安集也表示,太陽能電廠建置容量仍穩定成長中,預計年底可以達到128M,同時今年力拼包括海上型模組、光電建材模組、金屬3D列印、無人載具零組件等4大業務重回獲利軌道。

安集指出,展望今年一般模組市場預計將較去年好轉,但恐仍無法恢復2-3年前的盛況,所以今年也將開發國外模組市場,同時為解決陸上光電建置限制、增加綠能容量,再加上技術之突破,搭配旭東環保設計的浮台結構,成功開發海上型模組,目前示範場域已興建完成,未來成長潛力可期。

此外,自去年開始安集也即與日本大學教授合作開發,預計6月完成VPC認證,第三季開始小量試產,初期提供示範案場建置使用,因屬光電結合建材性能優越,已陸續接到客戶詢問。

至於3D金屬與複合材料列印事業方面,安集最大股東欽揚科技去年成功開發出MIT金屬3D列印機,使集團一條龍優勢更加確立,從噴粉機製造、金屬粉末生產及開發到產品列印,均可在集團內完成,成功建立非紅供應鏈,除美國無人機公司的重要零部件持續放量外,也受美國客戶要求開發3D複合材料列印技術(SLS),目前已進行試產,力拼今年3D列印部門營收,可以成長三倍以上。

至於無人載具零組件事業,安集也說,去年以金屬3D列印成功開發商用無人載具系列產品,近期與翔大合資成立集翔電子動力公司,從事無人機零組件生產,已推出一系列產品包含飛控系統、無刷馬達、電子調速器、遙控器、充電器、模擬器等,適用於消費型、工業型以及軍用等多元市場應用,透過在地生產模式,不僅提升供應鏈效率、強化品質控管並即時修正問題,提供更彈性的客製化服務;同時,集翔於安集新廠區,檢驗儀器及生產組裝線也接近完成,將於下半年開始試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