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透露,印度有可能是下1個達成協議的國家。(法新社)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在英國與美國達成貿易協商後,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透露,印度有可能是下1個達成協議的國家,至於列同列優先進行關稅談判的日本與韓國,他直言,比英國棘手,需花更長時間才能完成,換言之,短期內不可能達成貿易協議。
另,盧特尼克對CNBC表示,在與英國達成首個貿易協議後,美國將在接下來大概1個月內推出數10項協議,預計這些協議在7月8日之前完成,並計劃在即將到來的談判中緩和與中國的緊張關係。
華爾街見聞報導,美國總統川普8日在白宮宣佈與英國達成1項突破性貿易協議,該協議將為美國出口產品提供數以十億計美元的額外市場准入,但最終細節正敲定中,未來幾週內會完成。
日韓貿易談判比英國更棘手
在川普宣佈與英國達成框架協議數小時後,盧特尼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與日本和韓國的貿易協議談判將比剛剛宣佈的美英框架協議需要更長時間完成。
他指出,必須花費大量時間與日本、韓國談判,這些不會是快速達成的協議。
印度可能成為下個達成協議的國家
不過,盧特尼克補充道,印度一直「非常積極地傾斜,該國「當然(certainly)」可能成為下1個達成協議的國家之一,但他警告說,「這是1項艱鉅的工作」。
盧特尼克表示,談論印度時,可能涉及7000條關稅線的變更或修改,這需要時間,需要工作,所以給我們1個機會,不要操之過急。
10%關稅仍是底線
盧特尼克表示,川普10%的基礎關稅仍然是底線,但許多國家將面臨更高的稅率,除非他們積極開放經濟。
他還指出,美國與英國的協議展示了各國如何使川普撤銷他所施加的部門性關稅,例如針對汽車和金屬等被總統視為國家安全優先事項的產品。
盧特尼克說,他希望初步協議可以作為各自區域的模板,幫助說明川普尋求什麼樣的讓步來換取關稅減免。我們試圖向人們展示1個業務框架,這樣我們就可以更快地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