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近日狂升,震撼金融市場。(資料照,路透)
新台幣暴升原凶 各方臆測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新台幣繼5月2日狂升值9.53角、創下23年來最大單日升幅之後,5日再大升9.19角,2個交易日狂升近2元,而日圓對台幣更來到接近0.20的甜甜價,匯率異常升勢引發市場關注,不僅震撼了金融市場,也讓企業界措手不及。
一時間,市場充斥著各種猜測:這是市場力量的自然反應?還是台灣在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中做出的政治性讓步?此舉恰逢美台貿易談判結束之際,引發人們對台美達成協議以貶值美元換取貿易讓步的猜測。
《路透》5日報導,台灣幣值通常受到肩負維持穩定使命的中央銀行控制,然而卻在短短兩天內暴漲8%。交易員抱怨稱,壽險業者、出口商與投資人突然拋售美元,市場上卻幾乎找不到買家。
報導表示,導致台幣突然上漲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然而,此舉恰逢在華盛頓舉行的台美貿易談判結束,引發了人們對台美達成協議以貶值美元換取貿易讓步的猜測。儘管,這類協議已遭台灣央行多次否認,但市場卻不完全相信,認為新台幣的上漲是央行默許。
當時,一位匿名的台灣金融業高層說「新台幣升值的速度,已經超過我以往見過的任何一次。熱錢正湧入台灣,而中央銀行放任不管。很多人說這是因為美國施壓,我認為這應該就是事實。」
據《彭博》5日報導,法國巴黎銀行大中華外匯及利率策略主管王菊表示,台灣央行迄今似乎沒有干預匯率,這引發外界猜測這波台幣升值涉及與美方貿易協議,使得出口商陷入恐慌,壽險公司對沖不足,股票相關的資金外流已經停止。
市場正熱議,台灣與美國達成的貿易協議可能包括加強台幣匯率。(資料照,路透)
美打算用關稅及匯率 解決貿易逆差問題
美國總統川普喊出要讓美國再次偉大,降低貿易逆差是其中一個目標,除了提高關稅稅率外,並傳出迫使貿易順差國貨幣升值也是選項。自川普重返白宮以來,積極推動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包括對主要貿易夥伴加徵高額關稅。此外,他公開表示支持「弱勢美元」,以提升美國出口競爭力。這些政策導致市場對美元的信心下降,資金紛紛撤出美元資產,轉向其他貨幣和市場。
川普的對等關稅,使全球經濟面臨高度不確定性。日前台灣經濟研究院示警,必須提防川普的下一步是「貨幣戰」。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4月28日認同,直言川普一定會逼亞洲貨幣「正常化」,且日圓、韓圜、新台幣都可能是目標。
5月初,亞洲貨幣迎來罕見的集體暴漲,特別是新台幣,除了台灣壽險巨頭正集體避險美元缺口之外,市場正熱議,台灣與美國達成的貿易協議可能包括加強台幣匯率、降低其競爭力的條款,這也加劇了台幣的跳漲。市場熱議,這是否與台灣和美國之間的貿易協議,或傳聞中的幕後「海湖莊園協議」有關。
這個協議構想類似1985年的「廣場協議」(Plaza Accord),當時美國與法國、日本、西德和英國聯手讓美元貶值,促進美國經濟復甦。「海湖莊園協議」的概念,其核心思想在於解決美國長期以來的巨額貿易赤字問題,政策手段除了徵收關稅外,另一個就是貨幣干預,即促使美元貶值。
自川普今年1月上任以來,其貿易政策似乎就按照該協議來行事,包括推出一系列關稅措施,將全球關稅稅率提升至幾代以來最高水準,迫使貿易夥伴與美國進行貿易協議。
在壓低美元方面,川普在宣布加徵關稅措施後,美元便開始出現走貶趨勢。期間他多次公開施壓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要求提前降息,進一步打壓美元。此舉引發美股劇烈波動,也促使部分資金撤出美元資產,加速美元走弱。
不只新台幣,許多亞洲貨幣近日也出現上漲。(資料照,彭博)
韓國央行總裁說溜嘴?
這場貿易戰不只是關稅對抗,更是一場「匯率戰」的序曲。根據2024年最新的匯率操縱國報告指出,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被美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然而,有些國家被列入觀察名單,包含中國、德國、韓國、新加坡、越南、台灣及日本。匯率操縱國指的是在貿易過程或是匯率政策被美國政府認為過度干預貨幣以至於美國貿易財政受到負面影響,美方就會每年祭出公布匯率操過國,並進行貿易制裁。
此外,外媒報導,川普啟動新一輪的貿易談判,這些談判的首要目標國包含日本、南韓以及印度等國。而台灣跨黨派立委日前組團訪美,與美國國會、行政部門、智庫和產業界交流,經相關管道確認,台灣被列為第一輪最優先談判對象,會是美方所稱的「First Four」(優先四國)之一。
然而,在美國與各國貿易談判之際,包括台灣、南韓與中國在內的亞洲主要經濟體、同時列最優先談判對象的國家們,其貨幣近期對美元皆呈現升值趨勢,引發外界關注這是否與美國再度施壓他國匯率政策有關。
2日及5日新台幣創紀錄升值趨勢正向外擴散,帶動新加坡、南韓、馬來西亞、泰國、中國和香港等地貨幣上漲。截至5月5日,今年以來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已猛升8.74%,日圓與韓元漲勢8.21%及6.4%尾隨其後,離岸人民幣5日開盤即升破7.2元關口,創半年來新高。
日前,韓國央行總裁李昌鏞在義大利米蘭出席ADB年會的記者懇談會談表示,亞洲貨幣走強,背後原因之一「正是美方對各國匯率政策的干預壓力」。不過,中華經濟研究院(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表示,言論似乎被曲解。儘管是否受到美國干預仍有爭議,亞洲貨幣近期同步走強的現象,已足以引起市場高度關注。
央行表示台美之間並沒有因為關稅或其他因素對台灣施壓要求升值。(本報資料照)
國際金融市場高度戒備
新台幣兩日暴力升值,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在5日親上火線說明,認了這兩天的波動「不正常」,主因是市場心理預期過強,出口商拋匯、外資買超推高升值壓力。央行已適度介入,但因預期過熱,干預效果有限。
至於台幣升值是否有受到美國壓力?楊金龍明確表示「並沒有這回事」,他解釋,中央銀行沒有參加台美經貿小組的工作,廣場協議當年的背景也無法套用到現在,台美之間並沒有因為關稅或其他因素對台灣施壓要求升值。
另外,賴清德總統也發表談話,強調這次台幣升值主要是外匯市場預期心理、外資匯入買超台股所致,代表外資仍對台灣的產業深具信心,雖然台灣因貿易逆差被美國列入觀察名單,但從未被認定為匯率操縱國,台美談判自然也不會涉及匯率。
儘管是否受到美方干預仍有爭議,亞洲貨幣同步走強的現象,已足以引起國際市場的高度戒備。無論其背後動因為何,這波升值潮所反映的,是資金流向、地緣經濟與政策訊號的深層變化,也對區域出口表現與金融穩定構成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