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主席鮑爾的任期到2026年5月,對於降息議題,聯準會目前陷入兩難局面。(法新社)
林浥樺/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持續加大對聯準會降息的施壓力道,但聯準會目前陷入兩難局面。根據摩根大通的分析師指出,聯準會將在週二(7日)舉行5月政策會議並公佈利率決議,但市場對本次會議宣布降息的預期很低,而未來幾次會議中降息的可能性同樣也不高。摩根大通指出,有2項主要原因導致聯準會在貨幣政策上難以有所作為。
首個原因是「通膨預期上升」。摩根大通認為,聯準會目前不降息的其中一個主因,是通膨預期升高,加上經濟軟數據持續惡化。根據最新公布的消費者物價報告,美國3月CPI年增率為2.4%,高於聯準會2%的目標。儘管這數字仍算溫和,但市場預期未來可能更高,由密西根大學所編製的1年期通膨預期已達6.5%。
造成通膨預期飆升的主要推手,是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同時貿易戰所引發的經濟不確定性,也加劇了美國面臨停滯性通膨的風險,也就是經濟成長放緩、物價卻持續上漲。這樣的情況將讓聯準會陷入兩難,因為它無法同時處理這2個問題。
摩根大通指出:「通膨數據可能會在硬數據出現明顯疲軟之前先行飆升,這將讓聯準會在政策時序上面臨極大挑戰。」
第2個原因是「經濟衰退尚未反映在市場定價中」,雖然未來的通膨預期等軟數據,可能對投資人構成壓力,但至少目前已被強勁的硬數據所掩蓋。根據最新的經濟數據,美國經濟仍維持相對強勁,甚至部分指標表現超出預期。上週五公布的4月非農就業報告意外亮眼,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並推升股市走高。
換句話說,市場目前尚未釋出任何即將經濟衰退的明確訊號。摩根大通指出:「標普500目前的本益比仍維持在21倍水準,反映市場對今年每股盈餘( EPS)成長10%、明年成長14%的預期,這遠遠不足以反映出任何真正的衰退擔憂。」
摩根大通指出,這顯示儘管市場擔憂停滯性通膨,但其中的「成長疲弱」部分,尚未反映在投資人行為中,機構法人與民間家庭仍繼續進場買股。摩根大通警告:「實際的經濟衰退或許仍有可能避免,但若真的發生,那些認為市場早已反映最壞狀況的看法,恐怕過於樂觀。」
整體而言,摩根大通認為聯準會正受制於多重宏觀經濟力量,可能導致決策反應落後,等到不得不採取行動時,已經落後於情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