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若美國出於關稅或制裁考慮封鎖高端膠帶出口,中國高端製造業將受衝擊。(彭博)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川普關稅掀起全球貿易戰,中國製造業的隱形「血管」正在進行壓力測試。中媒報導,中國為工業大國,膠帶的應用無所不在,但高端膠帶技術仍嚴重依賴美德日三國,在全球關稅戰下,中國這條「血管」正面臨斷裂風險。
據報導,膠帶是日常生活所見的產品,背後卻隱藏著龐大的市場和科技含量,在去年6月已被美國取消豁免關稅。現今美國出於關稅或制裁考慮,可能封鎖高端膠帶出口,此舉不只是中國高端製造業受到衝擊,全球供應鏈也會隨之震盪。
專家指出,部分業界人士將膠帶比喻為工業的「隱形血管」並不為過,因為不論快遞產品、封裝箱、甚至半導體製造、新能源汽車、半導體、太空飛行器到智慧型手機、醫療設備,膠帶扮演著抗高溫、耐腐蝕、導電、防震、屏蔽電磁干擾等關鍵角色。
而鋰電池綑紮、晶圓切割、手機揚聲器組裝,也都離不開高端膠帶的支撐,說是高科技設備順利運行的關鍵並不為過。
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膠帶市場規模為638.6億美元(約新台幣1.92兆元),連續五年複合成長率超過12%。
中國是快遞大國,在2020年就消耗了480億公尺的封箱膠帶、長度可繞地球1200圈。2023年中國膠帶市場規模達693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2869億元),但在高性能膠帶領域,仍嚴重依賴進口,特別是在晶圓切割用UV膠帶、導電膠帶、阻燃膠帶等技術密集產品,主要還是由美德日3國企業掌握核心專利。
分析師指出,全球三大巨頭美國3M、德國德莎(Tesa)、日本日東電工(Nitto)控制了超過80%的高端膠帶專利和市場。
以3M為例,2023年研發投入高達10.85億美元(約新台幣326.7億元),形成強大的技術護城河,其Scotch系列膠帶廣泛應用於建築、電力、汽車、通信等行業,可在140°C高溫下保持性能,兼具阻燃、防水、絕緣等功能。
德莎是德國一線車企膠帶供應商,能在高溫高濕下保持穩定;日東電工則是半導體切割膠帶的「隱形冠軍」,在台積電3nm製程中實現零破片率。
相比之下,中國兩家國產膠帶企業雖能滿足中國工業的基礎需求,但在高端性能如遮光性、耐熱性、導電性等方面與進口產品存在差距。中媒擔憂,倘若美國在高端膠帶上卡中國脖子,中國製造業恐將面臨斷裂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