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指出,貨運熱潮掩蓋了美國卡車運輸業即將崩盤的現實。(歐新社資料照)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為因應川普政府的加稅政策,美國企業加速從中國進口商品,導致第一季貨櫃進口暴增。《路透》報導,美國企業囤貨行為帶來的貨運熱潮是假象,一旦庫存消化完畢,物流需求將急轉直下,無論貿易政策如何變化,預期回檔是不可避免的。
據報導,2025年前3個月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 (Baltic Dry Index)今年迄今上漲了40%以上。而美國鐵路協會稱,截至4月26日當週,美國鐵路運輸量年增5%,而採用鐵路、輪船和卡車混合運輸的路線,其貨運量增加了8%。
但專家指出,目前的「貨運榮景」可能是風暴來臨前的寧靜,而非真正的繁榮。其實是美企為了規避關稅而提前囤貨,可能引發下半年需求斷崖。
儘管馬士基等大型航運公司今年尚未取消任何一次跨太平洋航線,但德國航商赫伯羅特的中國至美國航線取消率已達3成,洛杉磯港預期中國貨量下週將大減35%。
分析師指出,中國的到貨量大減將影響美國陸上業務。美國卡車運輸協會表示,美國約有350 萬人是卡車司機,比美國消防員、警察和懲教人員的總和還要多,倘若美國經濟放緩,不僅會衝擊運輸產業,還將威脅美國整體經濟。
根據產業研究機構Truckstop和FTR的數據,截至4月18日當週,擁有101年歷史的運輸公司Saia的第一季業績嚴重不如市場預期,導致其股價暴跌31%。
財務長馬修巴特 (Matthew Batteh) 表示,繼3月出貨量成長 3% 之後,4月出貨量增幅與去年同期相比已轉為負值,任何減稅措施可能都為時已晚,無法避免一些痛苦。
聯合包裹服務公司宣布裁員2萬人,因為其最大客戶亞馬遜(AMZN.O)的運輸量減少了約50%。亞馬遜執行長安迪賈西 (Andy Jassy)表示,商家和他的團隊都開始囤積庫存;這意味著,銷量將下降。
卡車運輸率今年首度下滑,而道瓊運輸平均指數今年也已下跌 了14%。市場認為,目前可能還沒有辦法來應對這項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