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微軟通過美國關稅首次考驗!財報亮眼盤後漲近7%

2025/05/01 10:36

微軟第3季財報亮眼,盤後漲近7%(歐新社)微軟第3季財報亮眼,盤後漲近7%(歐新社)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在全球籠罩在關稅戰之際,微軟順利通過首次考驗,週三(30日)公佈第3季營收700.7億美元與淨利達258億美元,優於預期,在關稅曝險有限,激勵盤後股價勁揚近7%。

微軟第3財季營收700.7億美元(約新台幣2.24兆),年增13%,優於分析師預期684.8億美元(約新台幣2.19兆),每股盈餘經調整後為3.46美元,優於預期3.21美元,而淨利也從去年同期219億美元(約新台幣7008億元)成長18%,至258億美元(約新台幣8256億元)。

而雲營收424億美元(約新台幣1.35兆),分析師預期422.2億美元(約新台幣1.35兆),包括Azure雲服務在內的「智慧雲」部門營收為267.5億美元(約新台幣8560億元),成長約21%,高於分析師預期的261.6億美元(約新台幣8371.2億元),其中,第三財季Azure和其他雲收入(剔除匯率因素後)成長33%,華爾街預期為成長29%。

CNBC報導,數週以來,川普總統的關稅佔據了全球新聞頭條,不過,微軟在週三與投資者的電話會議上,關稅問題僅在準備好的發言中被提及1次。

微軟財務長胡德(Amy Hood)表示,Windows OEM和設備收入年長3%,超出預期,因為本季度關稅的不確定性導致庫存水平居高不下。

雖然微軟也銷售Surface PC和Xbox視訊遊戲機,但其影響可能不如對銷售實體產品的公司那麼直接。

不過,與其他軟體供應商一樣,微軟確實會看到二階效應,其客戶可能會感受到美國進口商品價格上漲的影響並選擇減少支出,而微軟確實從其他國家購買設備。

微軟正在大力投資購買和安裝必要的輝達圖形處理單元(GPU)為OpenAI的ChatGPT和其他人工智慧產品提供支援。

執行長納德拉在電話會議上表示,如果企業的成本因關稅而上漲,軟體可能會幫助企業做出反應。

我認為,如果你認同這個觀點,即軟體是我們應對任何類型的通膨壓力,或任何類型的增長壓力的最具可塑性的資源,你需要用更少的資源做更多的事情,那麼我認為我們可以在這方面提供極大的幫助。

公司銷售一系列人工智慧產品,包括為開發人員提供原始碼建議的GitHub Copilot和在Excel、Teams和其他生產力應用程式中回答問題的Microsoft 365 Copilot助理,這能確保幫助我們的收益。

電話會議結束後,微軟盤後大漲6.93%,股價報395.26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