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造成市場動盪後,川普經濟顧問米蘭會見華爾街主要投資者,卻難以安撫投資人情緒。(彭博)
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身為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史蒂芬米蘭(Stephen Miran)試圖平息市場擔憂,在上周五與華爾街巨頭們及頂級對沖基金和主要投資者會面,但效果並不理想。《金融時報》報導,這些金融巨頭對米蘭的表現並不滿意,有2名與會者形容,米蘭關於關稅和市場的言論「語無倫次」、不完整,其中一人認為米蘭「力不從心」。
據報導,米蘭在上週五會見與頂級對沖基金和主要投資者代表會面。此次會議是由花旗集團召集,恰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春季會議期間。會議參與者包括Balyasny、Tudor和Citadel等對沖基金,以及PGIM和貝萊德等資產管理公司的代表。
一位熟悉此次會議的人士表示,在會議中,米蘭收到許多提問後不知所措。當你面對一群知識淵博的聽眾時,那些官方套話很快就被拆穿了。
米蘭在這場會議上並沒有採取任何措施,以緩解市場動盪,他持續堅持美政府的立場,即關稅對美國的貿易夥伴造成的傷害將大於對美國消費者的影響。米蘭指出,美政府徵收關稅的主要目的並非為了創造財政收入,儘管額外的收入可能是附帶的好處。
《法新社》指出,在加入川普政府前,米蘭曾撰文《重組全球貿易體系的使用者指南》,鼓吹所謂「海湖莊園協議」的優點,主張讓全球市場更緊密圍繞美國貿易和地緣政治利益運轉。
米蘭是美國總統川普關稅閃電戰的策劃者之一,主張重組全球貿易和金融體系,以削弱美元的激進策略為中心。在米蘭的文章認為,強勢美元使美國出口競爭力下降,進口成本降低,同時阻礙了美國製造商在美國投資建廠。
川普的政策引發美國股票和債券市場的劇烈波動。在4月2日宣布徵收高額「互惠」關稅後,美國政府公債被大幅拋售,之後川普宣布暫停徵稅90天,市場轉趨穩定,但許多投資者仍然感到緊張。
數據顯示,週二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為4.17%,低於4月11日4.59%的高點,收益率與價格成反比。
美國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上週一場閉門會議中也向投資人發表談話。他預期,美中「在不久的將來」將達成貿易協議,這番言論有助於提振美國股市。
《金融時報》指出,現今債券投資者對於川普推出的關稅措施猶豫不決。投資人表示,長期債券價格下跌和美元貶值顯示美國作為市場避風港的地位正面臨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