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部長郭智輝出席由自由時報主辦的美國對等關稅對產業的衝擊與因應策略座談會。(記者田裕華攝)
〔記者廖家寧/台北報導〕經濟部長郭智輝今出席本報舉辦的「美國對等關稅產業應變論壇」時表示,為協助國內業者減輕成本壓力,以扣件業為例,將由國營事業中鋼統購鋼材再分銷,一方面較便宜,另一方面也能確保非紅供應鏈,另智慧化設備對業者而言負擔不小,也由相關法人機構「以租代售」租賃給業者使用,目前經濟部正在籌備,方案尚待日後公布。
郭智輝指出,成本過高對業者而言是攸關競爭力的問題,以扣件業為例,就由中鋼來統包購買鋼材,再分銷給中小微業者,一定比較便宜,也確保不會買到紅色供應鏈產品,「如何幫助產業降低成本,這個是我們現在還沒有公告,但是實際上在準備要進入的一個過程。」
郭智輝續說,經濟部也大致盤點出螺絲、扣件、工具機、機械、手工具、水五金等產業受美國關稅衝擊較大,除協助業者降低成本外,再來就是導入AI與智慧化生產以提升競爭力,由於相關設備對業者而言所費不貲、難以負擔,所以由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精機中心)購買,再「以租代售」租賃給業者使用,這就是實際的協助。
談及因應美國關稅,採取對抗或合作策略何者為宜?郭智輝表示,觀察各國反應,大部分都選擇跟美國保持溝通、試圖創造雙贏,目前英國、澳大利亞、韓國、印度跟日本等五國已與美國進行協商談判,唯獨中國堅決採取報復措施,最後遭美加稅至245%。
郭智輝表示,台灣是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體,與美國產業高度互補,行政院已提出多元因應方案,包括盤點對美採購項目、處理非關稅障礙、配合美方出口管制,並提出防堵洗產地的有效對策,這也是台灣在複雜局勢中的務實策略。
談及與美談判方向,郭智輝表示,談判各種不同的情境模擬不會只有一套劇本,這點非常重要,「要針對不同的稅率水準,以影響範圍做全面的評估,這一點是重點」。
郭智輝也表示,觀察川普政府在意的議題包括非關稅貿易障礙與匯率,因此經濟部也會提出評估與研擬因應的方案,以供經貿談判團隊參考,經濟部會持續密切關注美國經貿政策的動態發展,配合行政院整體對美工作的規劃,也會持續與產業溝通,協助受影響的國內業者,讓損害降到最低。
郭智輝亦指出,行政院已經提出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投入總經費930億元,全力讓國家經濟穩定、產業發展穩定、國人生活安心,其中經濟部共投入460億元,針對金融支援、產業競爭力提升、開拓多元市場等三大面向,提供企業支持措施,包括外銷貸款優惠保證加碼、中小微企業貸款加碼、協助研發轉型以及爭取海外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