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總編輯鄒景雯今天(28日)出席「產業應變論壇」。(記者田裕華攝)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自由時報總編輯鄒景雯今天(28日)出席「產業應變論壇」,她表示,2024年美國超過中、日,成為我國最大的出口市場,在企業面臨極度不確定的此刻,更需要政府在穩定經濟、協助轉型、拓展市場等方面,展現堅定決心與前瞻眼光,並提出有效的對策。
鄒景雯指出,很開心今天能夠有機會與各位共聚一堂,一起討論對等關稅對產業的影響及因應對策。我謹代表自由時報,對各位撥冗參與,表示最誠摯的歡迎與感謝。
她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公布遠高於預期的「對等關稅」政策後,又在談判期間暫緩3個月實施;關稅戰在停停走走之間,使金融市場激烈震盪、衝擊了全球供應鏈的布局,也影響我們的產業政策與出口策略;對企業經營者來說,貿易政策的每一次轉折,都是因應全新環境變化的開始,可是在挑戰中,相信總是隱藏著契機。
鄒景雯表示,台灣是出口導向的經濟體,2024年出口占GDP比例達到60%,其中鋼鐵、石化、運輸等產業與國際市場的連結,本就非常緊密,與美國的貿易量雖有多有少,可是都列在行政院評估受高關稅衝擊較大的產業中,因此,轉型與策略調整勢在必行。當業者重新思考出口市場的組合,評估海外投資設廠的地點,甚至重塑產品的定位與價值鏈的合作後,或許可以進一步強化國際競爭力。
此外,她強調,2024年美國超過中、日,成為我國最大的出口市場,達到1113億美元,不僅占總出口已達23.4%,且較前一年成長高達46%;因此,對美國政策的回應,毫無迴避的空間。在企業面臨極度不確定的此刻,更需要政府在穩定經濟、協助轉型、拓展市場等方面,展現堅定決心與前瞻眼光,並提出有效的對策。
「今天的論壇,不只是一個經濟議題,更關係著全民共同面對的未來。」鄒景雯說,我們匯集產官專家的智慧,希望發展出政策交流與產業現狀對話的平台,深化政府與產業之間的溝通合作,既找出產業因應危機的方案,也為下一步政策擬定提供具體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