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中國買家開始從中東進口液化石油氣(LPG),取代原本從美國進口的產品示意圖。示意圖。(歐新資料照)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公布對等關稅後,中國採取一系列反制措施,日前已經停止購買美國黃豆、對稀土資源實施出口管制。現又傳出中國買家開始從中東進口液化石油氣(LPG),取代原本從美國進口的產品,外媒指出,此舉可能讓全球LPG市場重新「洗牌」。
綜合外媒報導,近幾週隨著美國推出嚴厲關稅,美國LPG、乙烷、液化天然氣(LNG)和原油對華出口成為關注焦點。
匿名貿易商透露,原本7艘載有美國LPG的運輸船,預計在5、6月抵達中國,現在正轉往印度和東南亞等其他地區。與此同時,中國則更加依賴從中東地區進口LPG。
美國能源資訊署數據顯示,中國是美國LPG的第2大買家,僅次於日本。《路透》報導,中國石化產業高度依賴美國LPG進行生產製造,而美國國內LPG供過於求,需要銷售到中國以避免庫存激增,否則可能對美國公司的營收造成負面影響。
《彭博》則指出,由於美國頁岩油出口量龐大,且中國對塑膠生產燃料的需求龐大,如果無法取得足夠的原料,一些中國工廠將面臨關閉的風險。
1位中國LPG貿易高層人士表示,貿易衝突已經導致5月到6月運抵中國的中東LPG期貨價格,每噸溢價幅度擴大至60美元,可能導致中國從美國進口的LPG再次大幅下跌,中國可能會尋求其他國家的LPG賣家或進行換貨。
在中東地區增加對中國的供應下,印度、印尼、日本和韓國等國家可望受惠,買到更多便宜的美國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