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拋售美股元兇抓到了!不是外資 小摩曝「這群人」今年來已賣24.37兆

2025/04/25 12:17

摩根大通最新報告指出,今年來美股拋售潮主要由對沖基金大規模減持造成,已賣出約7500億美元的股票。(法新社)摩根大通最新報告指出,今年來美股拋售潮主要由對沖基金大規模減持造成,已賣出約7500億美元的股票。(法新社)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受到川普關稅政策不確定性衝擊,美國今年來頻現「股匯債」3殺局面,而造成美股暴跌的兇手不是外資,而是對沖基金,摩根大通最新報告指出,今年來美股拋售潮主要由對沖基金大規模減持造成,已賣出約7500億美元(約新台幣24.37兆)的股票。

外媒報導,摩根大通全球策略市場師團隊,分析了2025年股票的資金流向,並試圖評估哪些投資群體導致標普500指數從2月中旬的歷史最高點大幅回落。

報告顯示,幾乎沒有證據表明外資大規模拋售美股或美債,根據摩根大通的數據,上週發佈最新美國財政國際資本(TIC)數據表明,2月外國投資者購買了約240億美元(約新台幣7800億元)的美股,明顯超過了1月130億美元(約新台幣4225億元)的資金流出,且外資繼續購買了約1200億美元(約新台幣3.9兆)的美債。

雖然這項數據波動面2月19日市場達到了一些後期的回調,但及時的數據顯示,註冊在海外的美國股票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今年以來也沒有出現淨賣出情況,不過部分ETF在3月和4月出現了淨賣出。

與市場認知相反,摩根大通表示,2025年美股大部分賣盤來自於以股票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對沖基金,包括主動式管理基金和以演算法交易為主的基金,今年來已賣出約7500億美元(約新台幣24.37兆)的股票。

摩根大通指出,另1個重要原因是動量驅動型對沖基金,例如商品交易顧問(CTA),他們在2月中旬持有的高位多單被平倉,到4月初轉為高位空單。我們估計,這部分賣出額約為4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4.62兆)。

小摩進一步指出,他們注意到大型交易者對標普500和納斯達克100期貨合約的「巨大負向威脅」,而作為標普500指數的代理ETF,SPY的空單自2025年初以來也大幅增加。此外,小摩也提到,於標普500指數的主要股票,對較小公司的空頭部位顯著增加,這與對沖基金在美國股票市場調整中扮演的關鍵角色一致。

摩根大通認為,部分對沖基金拋售美股,確實反映了對歐洲和中國股票的資金輪換,然而,2025年迄今對沖基金拋售美股,很可能更多是出於整體去風險操作,而不是轉向其他地區的股票。

另外,摩根大通也表示,當股市下跌時,零售投資人(如退休、大學基金等)介入,買了他們認為便宜的股票,今年來,美國零售投資者繼續購買本土股票ETF,淨購買量維持在每月約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62兆)的水平,幾乎沒有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