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LTN經濟通》遭中國帶賽 被川普重課49%關稅

2025/04/09 07:16

川普對柬埔寨祭出高關稅,背後的核心是防止中國透過「洗產地」手段來繞過美國對中國的貿易制裁。(資料照,歐新社)川普對柬埔寨祭出高關稅,背後的核心是防止中國透過「洗產地」手段來繞過美國對中國的貿易制裁。(資料照,歐新社)

白宮指柬埔寨是「中國製造」的幌子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2日宣佈對全球各國的「對等關稅」政策,其中柬埔寨被課徵高達49%的重稅,成為全球關稅稅率第2高、亞洲最高的受衝擊國家,柬埔寨商務部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對柬埔寨課徵的嚴苛新關稅「不合理」。

據《法新社》報導,柬埔寨商務部發言人佩恩索維奇特(Penn Sovicheat)表示,「去年柬埔寨對美國的出口額約為100億美元,主要是服飾產品,而自美國的進口額約為2.64億美元,平均稅率為29.4%,49%關稅不利於柬埔寨產業形象和投資吸引力」,

不過,在記者會上,一名美國白宮官員指責柬埔寨是「中國製造」商品的幌子,這位官員說「中國已經把柬埔寨變成了共產黨用來逃避關稅最重要的轉運樞紐。」

事實上,川普對柬埔寨祭出高額關稅,這一措施背後的核心問題之一是防止中國透過「洗產地」手段來繞過美國對中國的貿易制裁。這一策略不僅對美國與中國的貿易關係產生了深遠影響,也涉及到全球供應鏈的重構、國際關係的緊張以及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

川普對柬埔寨祭出高關稅,「中國才是目標」。(示意圖,美聯社)川普對柬埔寨祭出高關稅,「中國才是目標」。(示意圖,美聯社)

柬埔寨近一半的外國投資來自中國

《CNN》報導,川普對柬埔寨祭出高關稅,「中國才是目標」。專家們認為,對這些東南亞和南亞國家徵收高額關稅,反映了川普要針對已將生產轉移到海外的中國出口商,其他受關稅嚴重打擊的東南亞國家包括寮國(48%)、越南(46%)和緬甸(44%)。

《CNN》報導,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Siwage Dharma Negara表示「川普政策的真正目標是中國」,他認為,這是美國希望對抗中國透過第三國進入美國市場的一種方式。

另外,香港科技大學專門研究國際貿易的經濟學教授Edwin Lai表示,這些國家與美國之間存在巨大的貿易逆差,而美國用這種貿易逆差來對它們徵收高額關稅,其實是中國投資轉向這些國家的跡象。他說,美國意識到這一點,川普希望利用關稅向這些國家施壓,迫使它們抑制中國的投資。

據越南政府數據,去年越南出口總額的近30%銷往美國。另外,中國駐柬埔寨大使館援引柬埔寨政府報告稱,去年,柬埔寨近一半的外國投資來自中國。

中國不僅在其自身的產業政策上存在問題,還利用越南、柬埔寨等國家進行「洗產地」,透過這些國家,將中國製造的商品以這些國家的名義出口至美國,繞過了對中國商品的高額關稅。川普政府認為,這一做法嚴重影響了美國製造業的復甦,並加劇了貿易不公平的現象。因此,美國加強了對來自這些國家的監管,並對它們設置了高額的關稅。

中柬合作在湄公河段開發德崇扶南運河,開闢新出海口。(資料照,路透)中柬合作在湄公河段開發德崇扶南運河,開闢新出海口。(資料照,路透)

中國開發的西港特區涉洗產地

中國企業透過柬埔寨、越南洗產地問題,已經長達多年。2019年6月《路透》報導,美國敦促柬埔寨當局徹查境內的中國經濟特區,杜絕企業洗產地的行為,以避免有不肖業者將中國貨品偽標為越南產製,企圖規避美對中課徵的懲罰性關稅。

時任美國駐柬埔寨大使館發言人Emily Zeeberg表示「美國將積極追查逃稅指控,並利用一切可用的法律手段,阻止違反美國海關和貿易法的行為。」自2017年以來,在中國和柬埔寨共同建設開發的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已查獲數起「洗產地」案件,涉嫌產地標示不實並轉運美國,影響貿易秩序。

2019年6月《華爾街日報》報導,越南的數據顯示,從中國進口和向美國出口均大幅增加,凸顯了「中國洗產地」如何規避關稅。該年前5個月,中國對越南的電子產品、電腦、機械等設備出口較前一年同期大幅成長。越南貿易數據顯示,越南對美國的此類商品出口也有所增加。2018年5月,美國也發現越南部分出口鋼鐵產品含有「一部分」中國鋼鐵成分。

當時越南工貿部表示「利用商品原產地標註為越南生產的貿易欺詐現像日益增多」, 「這種虛假標籤不僅直接影響產品和消費者,而且還大大降低了越南製造的商品的聲譽和競爭力。」

然而,相較於越南,美國對柬埔寨祭出的關稅更高。由於越南的經濟體和貿易規模較大,且越南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對美國來說,越南的市場具有更高的經濟價值,因此美國在與越南的貿易中會考慮更多的經濟利益。而柬埔寨的經濟規模較小,貿易依賴度較高,且中國與柬埔寨的經濟聯繫更為緊密,恐怕因此美國對柬埔寨採取了更為嚴厲的關稅措施。

此外,柬埔寨的製造業,尤其是服裝和紡織品行業,對出口依賴極高,而這些產品的主要市場就是美國。柬埔寨的這些產品在美國市場上擁有一定的競爭力,並且「主要由中國原料或技術支持生產」。這意味著,儘管這些產品標示為來自柬埔寨,實際上它們可能大部分是由中國供應鏈所支持。也因此,美方擔心柬埔寨成為「洗產地」的溫床。

柬埔寨已向川普正式提出協商請求,並決定立即將19類美國產品的進口關稅從原來最高35%下調至5%。(資料照,法新社)柬埔寨已向川普正式提出協商請求,並決定立即將19類美國產品的進口關稅從原來最高35%下調至5%。(資料照,法新社)

柬表態願對美關稅由35%降至5%

面對川普祭出高關稅,柬埔寨低頭了,柬埔寨媒體《高棉時報》報導,柬埔寨總理洪馬內(Hun Manet)4月4日致函川普,正式提出協商請求,並決定立即將19類美國產品的進口關稅從原來最高35%下調至5%。而柬埔寨是第2個表態願向川普關稅低頭的國家,此前,遭美國重課46%對等關稅的越南,其總書記蘇林也已向川普通話表示,越南願將美國進口的商品進口稅率下調至0%。

然而,美國對柬埔寨的關稅打擊,也衝擊到了台商。《CNN》訪問在柬埔寨設廠投資、主要向美國客戶銷售現代燈具和天花板燈的台商許先生(Tim Hsu,音譯),2024年,許先生決定在柬埔寨投資,以實現其生產基地多元化,不再侷限於傳統的中國華南地區,就是為了防範川普對中國輸美產品徵收更高關稅。隨著美國宣布對從柬埔寨進口的商品徵收嚴厲關稅,改變了一切。許先生向CNN表示,「如果49%的關稅保持不變,我們將撤出柬埔寨的投資」。目前,他的下一步仍不確定,因為不確定是否會維持高關稅。

川普對柬埔寨、越南的高關稅措施,間接對中國製造業造成影響,尤其是那些依賴第三國進行貿易規避的中國企業。未來恐增加中國製造商向美國出口的成本,也會促使中國企業重新考慮其全球供應鏈策略。

儘管關稅措施直接針對柬埔寨,但它們可能會引發中美貿易關係的進一步惡化。中國可能會視此舉為美國貿易政策的一部分,並加強對美國商品的反制措施。這樣的貿易報復行為可能會加劇中美貿易戰的緊張局勢,使得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策略面臨更多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