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總公司。(記者林菁樺攝)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下令封殺中央政府撥補給台電補貼的兩千億元,理由是立法院不買單錯誤的能源政策,而在野黨也將不用核電、外購電力成本過高等與電價要漲價連結。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強調,核二廠當初提早停機,台電是連選擇機會都沒有,相關指控並不公平,且是朱的市長任內不發乾貯執照,又由他下令封殺兩千億元,而理由是核電不運轉,「這有公道嗎?」
因外界直指錯誤能源政策,導致電價持續調漲,尤其政府放著低價的核電不用,外購昂貴的綠能等;也是國民黨等封殺給中央給予台電的千億元預算。
曾文生進一步剖析核電對電價影響,他直接攤開數字,我國三座核三廠自2022年、2023年與2024年陸續停機,但核電的售電成本必須含輸配管銷費用,不是外界直接引用官網的發電成本,並以實收電價扣除成本後,價差承上每年停機減發度數,就會知道核電減發對電價影響。
台電補充,這三年停機影響度數為71億度、128億度與183億度,影響金額為50億元、143億元與273億元;曾文生直指,外界以「過度誇張影響性」。
曾提到,核二廠一號機提早五個月停機,沒有辦法運轉的關鍵因素是台電努力十幾年,但拿不到乾貯執照,也是朱過去在新北市長期間,不同意發放乾貯執照,「造成這個結果的人是誰?」
曾文生說,現在朱下令封殺政府給台電的兩千億元,而理由是「核電不用、不運轉」,「這有公道嗎?」,對台電來說,「當初連選擇機會都沒有,這個指控對台電不公平」。
談到電價與物價連動,曾文生引述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的話,「目前物價平穩」,曾表示,某種程度已肯定,台電過去對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有抑低作用,且電價有調整國家如英、法、德、韓等,通膨都比台灣高。
曾文生表示,電價穩定經濟,且有經濟成果,由成果如國家稅收來承擔,這是一條路徑;但另一條路徑就是出現通膨、一起承擔;台電已承擔政策任務,政府是事後要彌補台電的負擔,這是合理做法。
對於目前預算落空,曾直言,還是希望國會支持,2025年中央預算雖無法給,但也已經編列,最終還是會有歲計賸餘,不論是不是可以再追加,或是尚有一筆2024年追加預算未討論,都盼趕能趕緊走預算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