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總看好我國向美國擴大採購天然氣,降低逆差同時亦能加速我國能源低碳化轉型,可說是「互蒙其利」。(美聯社)
〔記者廖家寧/台北報導〕 川普執政捲土重來,對貿易逆差國啟動關稅戰作為談判籌碼。我國去年對美出超達648億美元創下新高,各界預期台灣即將是下一個目標。中油已評估擴大採購美國天然氣,工總則看好台灣增加對美進口天然氣,有助於加速能源低碳化轉型,也可降低貿易逆差,可說是「互蒙其利」。
川普公開強調將擴大美國的石油生產,並要向全球出口銷售美國石化能源。經濟部已請中油評估擴大採購美國天然氣方案,阿拉斯加天然氣具有價格、距離與風險等優勢,將列入中油優先採購的目標。
另一方面,電價審議委員會在即,台電兩千億元撥補若落空,電價調漲可期。被問及向美採購天然氣能否壓低台電發電成本?台電表示,台電的天然氣原就向中油採購,端視中油談到的採購價格如何,美國輸出石油燃料後,國際能源價格是有望下降。
工總認為,美國輸出天然氣,對台灣而言,或許是一個不同的機會,台灣推動能源低碳轉型,由燃煤轉天然氣是當下趨勢,而川普的關稅目標在縮短美國的貿易逆差,倘若台灣能增加對美進口天然氣,不但可加速國內能源轉型,也可降低貿易逆差,可謂是互蒙其利。
工商界高層亦指出,美國除向中國、加拿大、墨西哥啟動關稅,也預期會向歐盟、台灣提高關稅,推測中國因應方式是拿內需市場龐大當籌碼,增加對美國農產品採購。
至於我國其他國營事業是否擴大向美國採購,台糖則表示,台糖用以製作沙拉油的原料大豆都是向美國進口農產品,是否要加大採購,仍須視業務量而定。
工總也提醒,台灣已不能單憑「民主價值夥伴」角色與美國互動,更須展示自身經濟和戰略價值,針對「台灣的安全與產業發展對美國政經利益的重要性」來強化論述,才能增加與美國談判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