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近期大漲,但有中國學者以數據提醒,表示就算是牛市,中小散戶也是很難賺錢。示意圖。(路透)
林浥樺/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股市日前大幅上漲,引發許多散戶搶進,不過隨著股市下跌,這些高點進場的散戶因此被套牢。中國學者王明遠近期發出警告,指出「牛市才是中小散戶財富流失的最主要通道」,他引述上海證交所自2007年起發布的16部統計年鑒,分析了投資者狀況和交易數據,發現中小型散戶雖然貢獻絕大多數交易,卻只分得極少數利潤,機構投資者交易額不多,反而拿走了絕大多數收益,強調「越是牛市,中小散戶越要小心,你眼前的繁榮,90%以上並不屬於你」。
中國媒體《財新網》週三(9日)刊出王明遠所撰寫的「即便是牛市來了,中小散戶也很難賺到錢」文章,他以一系列數字警示散戶,指出在中國股市中,很多散戶可謂「吃苦在先,享福在後」,最大限度承擔風險,又最小限度獲得收益。
王明遠引述上海證交所資料指出,截至2022年底,中國4638萬個持股帳戶中,機構投資人僅有12.49萬戶,個人投資者多達4626萬戶,比重達99.73%。至於個人投資者中,近90%是資本不超過100萬元人民幣(約461.3萬元新台幣)的小散戶,其中資本低於10萬元人民幣(約46.13萬元新台幣)者更多達2305萬戶,比重將近一半。
王明遠稱,中國中小型散戶雖然貢獻中國股市絕大多數交易,卻只分得極少數收益。以上交所最後一次公布不同類投資者盈利情況的2017年資料為例,個人投資者貢獻了82.01%的交易額,但僅獲得不到9%的獲利。相形之下,機構投資者交易額不到18%,卻獲得91%以上的利潤,兩者利潤率差達到46倍以上。
而在虧損年度,個人投資者的虧損率卻遠大於專業投資者。個人投資者的總持股市值只有公司法人投資者的39.4%,但虧損額卻有72%,虧損的比重是機構投資者近2倍。
另外在牛市週期中,中小散戶投資者異常活躍,反而是頂級散戶、專業機構比較穩健,謀定而後動,盈利率高。以2014年底至2015年6月的牛市為例,僅占0.5%的頂級散戶及機構法人,就賺走了占總數97.5%的中小散戶的錢。
文章分析,在中國股市大漲的「瘋牛」牛市,是中小散戶財富流失的最主要原因,以2015年牛市及熊市週期為例,資產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約4613萬元新台幣)的頂級散戶,其資產增加了76%;資產低於30萬人民幣(約138.39萬元新台幣)的小散戶,其資產卻減少了33%。
王明遠在文章中指出,這些數據提醒著:越是牛市,中小散戶越要小心,「你眼前的繁榮,90%以上並不屬於你,反而大機率是財富流失的管道」。
王明遠最後強調,他並非誘導民眾不相信任何中國股市利多行情,只是對這種「踩踏式入場」的「瘋牛」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