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有9座風場拿到浮動式風場示範計劃競標的入場券。圖為風睿能源(SRE)旗下海盛風場(F4)引進浮動式光學雷達系統進行風能與海象觀測。(風睿能源提供)
〔記者廖家寧/台北報導〕我國離岸風電固定式風場場址空間將在區塊開發階段趨於飽和,朝深水區發展浮動式風場是勢在必行。目前已有9座風場拿到競標的入場券。
目前通過環評的浮式風場包括風睿能源的海碩風電(Formosa 5)、貝富新能源的九降風風場、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的渢汎、渢成、渢利3座風場,台亞風能的環亞風場、法國電力再生能源(EDF)的蔚藍海苗栗風場。
近期則有荷商榕曜綠能(IX Renewables)、瑞典商Hexicon及日商GF Corporation合作的瑞立一期浮式離岸風場、福廷綠能源(Flotation Energy)的竹廷風場,也通過環評。
貝富新能源也在甫閉幕的國際智慧能源週上,與船舶中心及驗船中心簽署「台灣特定環境開發浮動式離岸風電系統之設計與分析」合作協議,同時與台灣大學海洋中心就「九降風離岸風電計畫第一期」的地形動力學研究簽署合作備忘錄。
台亞風能則在能源週現場展示法國浮動式技術龍頭BW Ideol的專利「阻尼池®」(Damping Pool®)的浮動式基礎。
台亞風能表示,作為本土開發商,台亞積極引進世界級團隊,搭起台灣與國際技術接軌的橋樑,而BW Ideol擁有實戰經驗,在法國及日本皆有全尺寸的示範案發電併網,其搭載BW Idoel專利「阻尼池®」(Damping Pool®)的浮動式基礎是目前最成熟及最適市場化的浮動式風電技術。
EDF則展示團隊研發應用在南法馬賽「大普羅旺斯(Provence Grand Large)離岸示範浮動風場」的整合模擬工具DIEGO。
EDF表示,該風場不僅是地中海地區首座浮式示範風場,也是全球第一座採用張力腿平台(Tension Leg Platform,TLP)的浮式風場,共配置三座8.4MW的大型浮式風機,總裝置容量為25MW。
EDF表示,DIEGO技術可模擬風機、浮台、海浪、海風及錨錠繫纜等情況,不僅能讓觀測員評估浮台的穩定性和耐用性,也可瞭解風機對海風和長浪的負載性,透過DIEGO可針對特定地區選定合適浮台。
經濟部持續精化離岸風電浮動式風場示範計畫,先從較小規模示範風場練兵,目標在2030年以後擴大浮式風電規模。躉購費率初步定調不會比固定式風場費率來得高,浮式風場示範計畫則無設置產業關聯性(國產化)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