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總會今天發布2024年產業白皮書,提出7項關鍵策略。(翻攝工總白皮書)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2024年工總白皮書提出產業6大經營挑戰、4項難題與7關鍵策略,工總理事長潘俊榮呼籲政府重視缺工、缺人才議題,盼政府要用國安角度檢視移民及人才制度。工總也規劃10月拜會總統賴清德,盼與政府攜手提升產業競爭力。
工總針對會員調查發現,產業界認為缺工、減碳政策、產業轉型、能源政策、缺人才及兩岸關係等6項議題是當前產業經營的最大挑戰。
工總也整理出台灣產業失衡加劇,M型化的趨勢更加明顯;基礎建設落後,五缺出現新挑戰;地緣政治風險對經濟活動的限制增加;產業淨零轉型等4項台灣產業發展的主要難題。
工總拋出7項重塑台灣產業的關鍵策略,包括:重構有利於台灣社經發展的產業生態;強化基礎建設韌性;建設台灣為國際供應鏈新核心;重建兩岸和平新格局;務實打好產業AI化的基礎;以國安角度檢視移民及人才制度;制訂兼顧公平、可行及產業競爭力的碳費制度。
工總提到,產業界盼政府從實務面、制度面打好產業AI化的基礎。法制面則審慎制訂《人工智慧基本法》,為 AI 技術日後發展及應用保留監管彈性。工總也建議政府應將移工政策與移民政策、人口政策、人才政策相結合,並拉高至國安層級進行整體性規劃。潘俊榮補充,隨東南亞國家加速發展,越南、泰國移工招聘不易,盼政府正視缺工問題。
至於產業關切的碳費制度,工總強調,應與產業進行充分溝通,在未取得共識前,不應倉促上路。另外,碳費徵收考量產業跨國公平競爭與實務可行性,制定完整配套細節。為避免內需產業與國外進口產品形成不公平競爭,建議碳費徵收時,應同步實施台版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
潘俊榮也透露,6月也與輝達創辦人黃仁勳交流約2小時,當場邀請參與經營者大會,近期已密切聯繫輝達,最快年底舉辦經營者大會,除邀請黃仁勳外,也邀超微(AMD)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丰等重量級人士來台參加,希望協助產業AI化以提升競爭力、走向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