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遠洋漁獲三度被美國勞動部列為強迫勞動生產品清單。(資料照,綠色和平提供)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美國勞動部於美東時間9月5日發布今年度「童工或強迫勞動生產貨品清單」,我國遠洋漁獲再度被列入,農業部漁業署今(6日)表示,我國2年前推動「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大幅提升外籍船員權益,也增聘檢查人力,遏止積欠外籍船工工資情況發生。
「童工及強迫勞動製品清單」為美國政府公開文件,對於強迫勞動狀況具有公信力,也是美國企業的採購決策及制定社會責任政策的依據,對於我國遠洋漁獲三度被美國勞動部列入強迫勞動生產貨品清單,漁業署表示,2年前推動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勞動條件、生活條件、社會保障、仲介管理、監測機制、國際合作、共善夥伴等層面,系統性提升外籍船員權益,除已提高船員最低工資及保險額度、要求直接足額給付工資、船上置備出勤紀錄、裝設船舶攝錄影系統等。
漁業署表示,也同步增聘60名檢查人力,每年檢查國內及國外港口遠洋漁船50%以上,對於過去曾發生有不肖業者惡意積欠外籍漁工工資,漁業署指出,加強檢查後,今年上半年外籍船員工資依規定足額給付比例達98%。
漁業署進一步表示,我國積極向美方說明漁業人權提升情形,今年2月曾邀請美國勞工部官員來臺瞭解實地狀況,並與相關機關、產業及民間團體座談,美方表示自清單移除須依不同來源資訊獨立客觀驗證、評估,漁業署也強調,將持續落實「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同時呼籲產業積極提升外籍船員勞動條件,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並與船員及公民團體共同合作,守護船員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