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達99%的國際貿易仰賴海運輸送,但遇上港口罷工事件,衝擊其供應鏈。(歐新社)
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隨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杜拜環球港務集團(DP World)與澳洲海事聯盟(MUA)間的勞資爭議不斷,澳洲4大港口中斷與貨櫃積壓的情況持續增加,由於澳洲有高達99%的國際貿易仰賴海運輸送,在紅海危機持續升溫的同時,港口罷工再為其供應鏈增添更多變數。
《日經亞洲》報導,自去年10月以來,杜拜環球港務集團澳洲分局一直與澳洲海事聯盟發生爭執,該聯盟積極推動碼頭工人的加薪,並反對輪班制度改革等要求。
澳洲4大港口包含雪梨、墨爾本、布里斯本和弗萊明特,根據杜拜環球港務集團發布的報告,自工人發動罷工行動以來,澳洲平均每週損失8400萬澳幣(約台幣17億)的生產力,更導致超過4.8萬個貨櫃積壓,需要耗費數月的時間才能清理完畢。
然而,澳洲約99%的國際貿易必須依賴海運,因此港口運輸中斷已對澳洲造成衝擊,若當前勞資糾紛僵局持續,航運公司只能繼續改變或取消停靠港口,將會對澳洲經濟造成嚴重打擊,此外,因改道、堵塞引發的延誤,或額外衍生的勞動成本等損失仍持續增加,受影響的企業包括:食品生產、製造、建築、能源供應以及運輸物流,尤其是具時效性的水果蔬菜等食品最容易受影響。
與此同時,澳洲另外2家主要港口營運商-和記港口公司(Hutchison Ports)、帕特里克工業公司(Patrick)與其工人間更多的勞資談判也將於2025年、2026年初進行,儘管杜拜環球港務集團能成功與勞方達成協議,澳洲的運輸供應鏈未來仍可能陸續面臨更多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