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遭空頭狙擊,被控多年營收灌水。(示意圖,路透)
客戶接受合約 恆大即認列獲利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香港放空研究機構GMT Research近日發布報告,指控中國地產商恆大持續多年嚴重誇大公司營收,且從來沒有任何利潤。
GMT Research本月1日發布報告,指控恆大嚴重誇大收入和獲利,且情況可能已經持續多年,並稱「與其說恆大是流動性緊縮或疫情引發房市低迷的受害者,不如說恆大根本從來沒有任何利潤」。
GMT Research在報告指出,恆大在2021年時,對公司銷售收入確認方式做了重大調整,將認列收入的時間從原先的「客戶獲得專案竣工證書或購屋者使用權」,變為「客戶接受銷售合約」,且調整後,有關條款並無提及房屋是「已交付」或「已完工」,被視為接受即可。
不僅如此,恆大還增加一項確認收入的額外條件,需「取得竣工備案證或將房地產交付購屋者使用」,而竣工證是交屋的必要條件。因此在2021年之前,恆大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在房屋交付甚至完工前,就已經將收入全額入帳。
GMT Research稱,上述認列收入時間的變化,對恆大的財務狀況產生重大影響,恆大本應追溯至以往各期的財務資料,並進行調整,但恆大卻以大量員工離職而無法處理為由,只從2021年開始調整,此舉導致恆大先前紀錄的6640億人民幣(約新台幣2.9兆元)收入和1020億人民幣(約新台幣4476億元)淨利出現問題。
GMT Research還稱,根據過往的財務報表分析,恆大可能早在2016年就已經資不抵債,只能透過不斷增加借款才能維持公司營運,且已有跡象表明,恆大一些資金來源已枯竭,導致恆大某些時間無法融資。
恆大早前遭債權人提出清算申請,清算申請聆訊定於12月4日舉行。恆大聆訊前夕,遭到GMT Research發布報告「狙擊」,引發外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