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表示,美國債券市場失衡問題比「以巴衝突」更值得關注,美股、台股處於高風險階段。(記者張慧雯攝)
〔記者張慧雯/台北報導〕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Peter Kurz)表示,相較於以巴衝突,其實投資人應該更關心美國債券市場失衡問題,從線圖分析美股也接近「賣出區域」,他也指出,目前台股現金部位比重正處於下跌階段,意味著會有一波修正壓力。
針對近期引發國際股市動盪的以巴衝突事件,谷月涵指出,究其原因,遜尼派阿拉伯人的哈瑪斯與什葉派波斯人的伊朗關係密切,哈瑪斯與伊朗的聯繫疏遠沙烏地阿拉伯的既有遜尼派阿拉伯人聯盟,因此,遜尼派阿拉伯人可能會與以色列建立反伊朗和親商業聯盟,有利於以色列,中國若能出面斡旋防止伊朗/真主黨攻擊以色列,就可將區域風險降到最低。
相較於以巴衝突,谷月涵更關心美國債券市場失衡問題。他表示,20年期美國公債價格從2020年3月高點至今已下跌近50%,逆轉幾乎已是無可避免的事,也就是說,高達51兆美元的美國債券,正與46兆美元的美國股票爭奪流動性。
谷月涵認為,債券價格下跌、長天期利率持續飆升,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已來到接近5%的水位,對美國企業來說,2024至2025年將面臨利率飆漲對獲利帶來的壓力,尤其是2024年公司債再融資金額達5兆美元,並將發行2兆美元新債。
對於台股,谷月涵表示,目前台股現金部位比重正處於下跌階段,意味著會有一波修正壓力,也就是說,現階段投資台股風險偏高,這也是看好以數據為主的軟體產業,在高風險資本市場環境中表現可優於大盤的原因。
最後,谷月涵也說,他長期看好「台灣起飛(Taiwan HEADs Up)」投資策略,以「健康科技(Health Tech)、能源科技(Energy Tech)、電動車科技(Automobile Tech)、數位經濟(Data)」為首的4大新興產業,將成為未來台灣新護國神山群與新的經濟成長動能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