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報導,淡化中國晶片限制有時候是有道理的,三星和台積電很清楚知識產權被盜風險,無論如何都不太可能在中國建立高度先進的工廠。(路透資料照)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有意延長台灣和南韓半導體商在中國製造的豁免期,對此,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淡化中國晶片限制有時候是有道理的,何況三星和台積電很清楚知識產權被盜的風險,無論如何都不太可能在中國建立高度先進的工廠。重要的是,美國需要台積電和三星等盟友的信賴。
中美之間的晶片戰延續中,目前不會是一場直接的混戰,這將需要妥協和策略。最重要的是,美國將需要盟友的持續支持。最近的消息表明,拜登政府明白這一點,這可能有助於防止晶片價格飆升,以及避免對美國自己的晶片製造計劃造成附帶損害。
美國政府表示計劃擴大對韓國和台灣頂級晶片公司的豁免。這將使三星和台積電等製造商能夠在最初的一年豁免期限於2023年10月之後,維持並可能擴大在中國的設施。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市場,佔去年全球晶片銷售額5740億美元的近三分之一,其中許多晶片用於設備,然後運往世界各地。
根據研究公司TrendForce的數據,三星和SK海力士生產用於NAND晶片的工廠約佔全球總產能的四分之一。Fitch Ratings 的數據顯示,三星約 40%的NAND產能和SK海力士的20%產能在中國,同時中國也擁有SK海力士40%至50%用於加工的DRAM產能。突然停止所有生產,可能會中斷許多電子設備的供應,並嚴重傷害已在製造工廠投資數十億美元的三星和SK海力士。
此外,三星和台積電兩家公司都準備在美國投資數十億美元,但擔心如果他們接受美國補貼,CHIPS案將限制他們在中國的投資。無論是認真縮減在美國設廠的野心,並在國內或歐洲進行更多投資,這都將是對美國倡議晶片製造的重大打擊。
最重要的是,允許外國晶片製造商繼續在中國生產成熟半導體對中國的幫助可能不如許多批評人士認為的那麼大。即使有豁免,中國仍然很難升級製造尖端晶片,中國將無法從荷蘭公司ASML進口用於製造最先進的極紫外曝光機。
三星和台積電很清楚知識產權被盜的風險,都不太可能希望在中國建立高度先進的工廠。相反,他們將在國內或者在美國建造廠房,而他們在中國的工廠仍在運轉,但離先進製程越來越遠。
與中國打一場晶片戰爭並不容易,為了取得成功,美國需要大量的科學知識和常識,最重要的是,美國需要朋友和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