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LTN經濟通》中國找軟柿子 為何挑上它?

2023/05/26 07:30

中國日前以產品安全疑慮封殺美光。
(路透、彭博,本報合成)

美光成首家遭中國制裁的科技廠

〔記者李綺雯/綜合報導〕近幾個月,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可說是頻頻登上新聞版面,繼3月底中國政府對美光進行安全審查後,本月21日再宣布,美光審查不及格,且具嚴重網路安全隱患,將禁止中國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廠商採購美光產品,成為美中科技戰以來,首家遭中國光明正大制裁的美國科技公司。

中國宣布封殺美光的時間點,正值七大工業國(G7)在廣島峰會上達成「降低中國風險,但不與中國經濟脫鉤」的共識,有美國專家認為,中國選在此時做出回擊美國的報復舉動絕非巧合。

上個月中國也曾對美諮詢公司「美思明智」(Mintz Group)的北京辦事處與「貝恩諮詢」(Bain)上海分公司進行突襲式搜索,對此,中國美國商會(AmCham China)認為,美企未來在中國的投資環境將比以往更悲觀且難以預測。

美中關係緊張,使得在中美企頻遭施壓,投資環境逐漸惡化。(美聯社)

挑上美光 因為產品替代性高

美光在全球DRAM的市佔率約25%,NAND Flash市佔率約12%,據美光2022財報顯示,來自中國的營收為33億美元(約台幣1016億),佔比10.7%,若再加上香港市場,約有25%以上。

4分之1看似不少,但美光預估,中國此舉恐只會對美光總營收造成個位數百分比的損失,分析師也認為,由於美光在中國大部分的營收並非來自電信設備商或政府機構,加上大部分產品都用於消費性電子商品,因此對美光的影響有限。

《彭博》分析,中國選擇對美光下手,而非高通(Qualcomm)或英特爾(Intel),是因為後2家公司的產品較難被取代,若封殺美光中國可改用本地或南韓供應商的產品來取代,不但不會傷及中國半導體供應鏈,還可以回擊美方,可說是一舉兩得。

美光表示,遭中國制裁對公司總營收影響不大,(彭博)

美中科技戰 南韓進退兩難

若美光未來在中國的市佔率完全被取代,對於其他在中國的晶片廠而言,就等於是多出了33億美元的需求與市場機會。根據集邦科技(TrendForce)統計,南韓三星(Samsung)、SK海力士(SK Hynix)與美光供應全球市場約95%的DRAM與64%的NAND,雖然有中國市場人士分析,制裁美光有機會推進中國本土中低端記憶體製程發展,尤其是與美光直接競爭的長鑫存儲、長江存儲等,但有行業分析師認為,目前中國本土製造商尚不具備美光、三星與SK海力士的技術與生產能力。

因此,對中國來說,如何在制裁美光後,還能確保自身能獲取所需且足夠的晶片,很可能取決於南韓如何反應,外媒日前也透露,美國曾呼籲南韓晶片業者,若美光遭中國制裁,不要提高對中國的銷售,倘若美國最終出手施壓,夾在兩國間的三星和海力士處境將更兩難,因為南韓出口已因半導體需求疲軟連月收黑,一方面不想錯過任何能增加晶片銷量的機會,再加上這兩家韓企與中國市場的關係相當密切,但一方面又不想因此打壞與美國的關係。

中國制裁美光,短期內韓企雖可能受惠,但處境將更兩難。(法新社)

美光布局日本 降低對中依賴

疫情與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引發產業「逆全球化」,去年底美光宣布投資1000億美元(約台幣3兆)在紐約建廠,擴產美國本土晶片產能。此外,《彭博》日前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美光計畫在未來幾年投資5000億日圓(約台幣1112億),在日本廣島工廠生產最先進的DRAM晶片,同時美光還獲得日本政府約2000億日圓(約台幣444億)的補助,將引進極紫外光(EUV)晶片製造設備,顯示美光在美中角力之際,有意尋求並拓展中國以外的市場。

美光擴大對日本廣島工廠的投資,計畫生產最先進的DRAM晶片。(彭博)

寒蟬效應 在中美商處境危急

對美光而言,即便全面退出中國市場,仍是全球第3大DRAM廠與前5大NAND Flash晶片廠,依然可以轉往其他國家銷售,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此次對美光出手,難保下次不會再對其他美企開刀,或基於一些不明確的疑慮或理由制裁其他產業。

雖然美企應不太可能馬上遭到下一輪制裁,但將來很可能會有更多公司在中國的營運碰壁,市場預測,高通、博通(Broadcom) 、應用材料(應材/Applied Materials)成為下個美光的可能性最高,其中,高通對中國曝險最高,約60%的營收來自中國,其次是博通,在中國的營收約35%。

隨著中美關係持續惡化,不只科技業,所有美企恐怕都得逐步降低對中國經濟與市場的依賴,才能避免某天不慎成為被制裁的對象時,反應不及而損失慘重。

中美持續較勁,在中國的美企或在美國的中企很可能都會受到波及。(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