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DigiTimes報告,台積電在美國製造的半導體晶片報價比台灣製造的高出30%。(路透)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根據DigiTimes的一份報告,台積電在美國製造的半導體晶片報價比台灣製造的高出30%,因為在美國建造晶圓廠比在台灣建廠要貴得多。
台積電已開始與客戶洽談兩座海外廠的訂單和定價,預計2024年底開始量產。業內人士認為,台積電N4和N5技術在美國生產的晶片價格將上漲20%至30%, 高於台灣,而日本熊本工廠在N28/N22以及N16/N12生產的舊技術晶片可能比台灣製造的同類晶片高出10% - 15%。
事實證明,台積電正準備將這些額外成本轉嫁給客戶,意味著美國客戶將不得不為美國製造的晶片支付比台灣製造的晶片高出30%。鑑於日本和美國晶圓廠的建設和營運成本高昂,台積電將把這些額外費用轉嫁給客戶,以維持53%的毛利率目標。
台積電與日本客戶的談判進行得很順利,這主要得益於當地政府對熊本廠的大力財政支持。但許多美國客戶仍在繼續與台積電談判價格。
產能仍可充分利用
雖然有一些業者正考慮將一些訂單轉移到三星代工廠,以更靈活地控制成本,這些公司中可能包括超微(AMD)和高通,它們可能考慮使用三星代工廠來製造晶片,而輝達(NVIDIA)可以讓英特爾代工服務嘗試使用英特爾的18A和20A技術製造晶片。
不過,由於晶片設計成本越來越高,AMD、高通和輝達採用雙源策略並在台積電和三星代工廠或英特爾製造類似晶片將是一個問題。因此,即使競爭對手從其忠實客戶獲得一些訂單,台積電的晶圓廠也將得到充分利用。
儘管有這些謠言,台積電仍然堅持提高而不是降低代工報價的原則,因為製造成本高。據報導,台積電最忠實和最大的客戶蘋果公司維持約20-30%的折扣,這為台積電貢獻了25%的收入,歸功於兩家公司之間的密切合作。
美科技媒體也指出,由於此信息來自非官方來源,因此仍應持保留態度。此外,實際生產條款是保密的,取決於多種因素,並且因客戶而異,由於成本原因,幾乎不可能猜測台積電可能的生產轉移。
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工廠預計將於2024年初開始生產,採用先進的5nm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