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大勞工團體今日在凱道集結,表達對政府近8年勞動政策的不滿,勞動部表示,政府過去幾年以7大措施,為勞工打造安心安穩安全的工作環境(記者李靚慧攝)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今天是五一勞動節,全國各大勞工團體號召在凱道集結,表達對政府近8年勞動政策的不滿,勞動部表示,政府過去幾年以7大措施,為勞工打造安心安穩安全的工作環境,特別是疫情期間,透過紓困措施,已協助600多萬勞工度過難關。
勞動部指出,自總統蔡英文上任以來,政府每年都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且逐年調漲基本工資,基本工資已經調整7次,月薪由2萬零8元提升到2萬6400元,調幅近32%;時薪共調整8次,由原來的120元提升到176元,調幅近47%,保障邊際勞工權益。
過去3年的疫情中,為避免勞工的經濟生活遭受到過大的影響,勞動部推出多項紓困措施,包括勞工紓困貸款、充電再出發訓練計畫、安心就業計畫、安心及時上工計畫、青年尋職津貼等,協助受僱勞工或是無一定雇主或自營作者,截至2023年3月底,共推動9類27項相關措施,投入1345億元,協助勞工約619萬餘人次,協助企業約8萬餘家次。
為增進職業災害勞工及其家屬的權益保障,討論多年的《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終於在2022年5月1日實施上路;依法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職業災害預防及重建中心」,也已揭牌正式營運,並積極並推動完成職業傷病診治及職災職能復健專責醫院認可制度。
因應我國人口結構少子化及高齡化,勞動部在2020年12月4日推動《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以鼓勵中高齡或高齡者續留或重返職場。另自2021年起,補助地方政府設立銀髮人才服務據點,截至2023年2月底,已設立11個銀髮人才服務據點。
為解決缺工問題,勞動部統整8個部會資源,推動為期4年的「投資青年就業方案」,今年起更將在未來4年(112-115)投入160億、協助80萬青年就業。另外,「移工留才久用方案」於2022年4月30日正式施行,希望解決中階技術人力短缺問題。
此外,為了營造有利勞動三權環境,修正勞動三法,提高不當勞動行為裁罰金額、並創設常務裁決委員機制,有效嚇阻雇主不當勞動行為。並增加津貼協助勞工家庭育嬰,自實施以來,2022年申請短天期育嬰留職停薪人數,年成長22%;其中,女性增加12%,男性大幅增加57%。
針對各界關注的勞保財務問題,勞動部強調,行政院自2020年開始,已經撥補1470億元,明年也承諾撥補1000億元。未來將持續蒐集、溝通各界意見,凝聚共識,讓勞保永續、世世代代勞工都領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