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中國對外資「養、套、殺」 特斯拉也落入投資陷阱

2021/12/09 06:30

首次上稿 12-08 22:26
更新時間 12-09 06:30

華爾街日報調查報導顯示,電動車鉅子特斯拉(Tesla)的聰明絕頂創辦人兼執行長馬斯克早被北京鎖定,一腳踏入中國對外資企業的「養、套、殺」投資陷阱。(路透)

〔編譯楊芙宜/台北報導〕《華爾街日報》報導,參與政策制定的中國官員表示,電動車巨頭特斯拉(Tesla)到中國投資,其實聰明絕頂創辦人兼執行長馬斯克早被北京鎖定,2018年美中貿易戰高峰時,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眼裡就是一位政治立場上不隸屬任何國家的「技術烏托邦者」,可成為幫助中國成為新能源汽車強國的開路先鋒,打造中國為未來世界創新和工業中心計畫的關鍵一環。

自此,馬斯克也一腳踏進了中國對外資企業的「養、套、殺」陷阱,落入了中國政府憑藉國內巨大市場,吸引想取得市場准入的外企來幫助其提升工業能力的歷史套路,但在無用之後就被一腳踢開。

北京為吸引特斯拉在中國設廠,修改了對外資車廠的持股比例限制,允許外商獨資設立車企,馬斯克隨後在上海就蓋了新的電動車組裝工廠。

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政府為馬斯克提供了廉價土地、低息貸款和稅收優惠,並期待特斯拉回報,包括由特斯拉培養出一批中國本土供應商、支持較為落後的中國電動車企,以「一條鯰魚攪活一池水」。

特斯拉今年第3季生產、交車及中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的數據顯示,現在特斯拉可能有超過一半的車在中國生產。中國銷量幫助特斯拉在2020年首次出現全年獲利,並在今(2021)年前9個月為公司貢獻了總收入約4分之1;同時,馬斯克還鞏固了世界首富地位。

不過,現在,特斯拉在中國駛入崎嶇地帶,面臨越來越艱難商業環境:其電動車品質遭到官員、用戶批評,還被捲入了北京針對大型科技公司全面整肅,中國競爭對手也要求立法規範外國電動車廠收集數據造成的國安擔憂。中國正施壓外企遵守其嚴苛新數據安全政策,特斯拉須在中國境內儲存當地用戶所有數據,且在對其車輛軟體升級更新前須經中國當局審批。

此外,中國政府已限制特斯拉車輛在軍事基地及其他敏感政治領域的使用。

報導指出,中國11月1日生效的「個人信息保護法」或會進一步限制特斯拉從中國用戶身上收集數據資訊的能力。分析師及電動車產業人士分析,在中國新規限制下,特斯拉今後在中國研發和部署「自動駕駛」汽車將變得更加困難,因為這類汽車依賴一系列會收集大量數據的感測器。特斯拉目前的「輔助駕駛」功能無法讓車輛自動駕駛。

顧問機構「歐亞集團」全球科技政策主管崔歐洛(Paul Triolo)表示,中國之所以實施如此力度的數據監管,就是為了應對特斯拉引發的日益激烈社會辯論,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是這樣。

對特斯拉的中國競爭對手來說,政府一項旨在鼓勵車企生產更多電動車的政策,是它們的一大痛點。新能源車產量不足的企業必須向有盈餘的企業購買碳配額,而特斯拉一直以來都是這項政策的主要受益者。

一些分析師預計,特斯拉在中國市場或仍有舉足輕重地位,但不會是主導地位,這一點或許是馬斯克不得不接受的。

摩根士丹利預估,隨著中國本土車廠加速發展,特斯拉在中國純電動小客車市占將由今年的15%,迄2030年底降至低於7%。分析師表示,特斯拉日後在中國市場地位將因競爭、鼓勵本土企業政策,被大幅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