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經濟學人:鎮壓企業 外資不寒而慄 中國吸引力正在消失

2021/09/18 09:11

中國馴化企業的措施令人不寒而慄,市場吸引力正在逐漸消失。(示意圖,彭博)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對產業及企業家的鎮壓行動,或許有人覺得幸災樂禍,以為中國打壓的是自家民企,而非西方企業。對此,《經濟學人》直言,中國馴化企業的措施令人不寒而慄,市場吸引力正在逐漸消失,外資企業苦不堪言,大家都在問「下一個是誰?」。

《經濟學人》報導,中國對產業不斷進行整肅,近期還禁止各家科技巨頭互相隱藏對方的連接,並直接點名阿里巴巴及騰訊改善。然而,卻有些人竟將習近平閹割中國科技寡頭壟斷的作法,拿來跟美國及歐洲國家對西方科技巨頭祭出反壟斷措施的方式相提並論。

報導指出,有人以為中國的監管政策只是打壓自家民企,而非西方企業,為此幸災樂禍。事實不然,外資企業其實連帶遭到波及,在共同富裕政策後,僅僅幾天,Gucci包包的供應商開雲(Kering)及LVMH等奢侈品牌的估值暴跌750億美元(約台幣2.09兆元)。

報導直言,中國這種嚴厲又善變的管理方式,令人不寒而栗,諮詢公司Albright Stonebridge Group在上海的資深中國觀察家Kenneth Jarrett說,監管措施讓外資企業陷入「半合法」狀態,每個人都在問「下一個可能輪到誰?」

報導稱,對許多人來說,中國的誘惑或許無法抗拒,但風險正在上升中,許多企業及個人慘遭出征,包括那些在中國炫富撈金的人,以及被中國民眾視為傲慢的外資企業,特斯拉的遭遇就是明顯的例子,還有中國認為應該自行生產先進設備及醫療設備的歐美企業,通通無一倖免,

報導認為,任何有長遠眼光的人,都可能將習近平的威權統治、重塑中國經濟的賭博,以及地緣政治風險,視為退出中國市場的充分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