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署召開防汛會議(記者黃佩君攝)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極端氣候影響台灣乾旱,但明起鋒面降雨可能「短而強」,恐立刻自旱象轉為淹水。水利署昨召開防汛會議提前準備,官員表示明起鋒面估計全台都有可能降雨,但如雨勢太強就有可能需要防汛,目前「抗旱」、「防汛」兩種準備同時進行,目前已水門、閘門、抽水站、移動式抽水機功能正常,並預劃水庫操作避免原水濁度升高、影響供水。
鋒面逐漸接近,氣象局表示今晚到明天天氣將開始轉變,明整體西半部都會有短暫降雨,中部以北更有局部明顯雨勢,到6月1日前都是不穩定天氣型態。
而鋒面也有望挹注目前旱象,水利署表示估計此波鋒面全台都有降雨機會,如6月1日前新竹、中部累積雨量可達100毫米以上,就有望避免進一步限水措施。
不過極端氣候也相當難纏,一但有解旱可能,就會同步面臨強降雨帶來淹水災情。水利署官員表示,目前有專家預測本次鋒面可能「縮短但變強」,因此在解旱同時,也同步進行防汛準備。水利署昨天已經召開防汛會議提前準備。
水利署表示,會議中要求確認水門、閘門、抽水站、移動式抽水機功能正常,且各水資源局應預劃水庫操作作業,如蓄滿中庄調整池與水公司淨水廠將儲水池蓄滿等,避免發生原水濁度升高而影響供水情形。
此外,也要備妥防汛備料和機具、各滯洪池管理單位在颱洪前盡量將水位降至最低,易淹水地區防汛熱點抽水機預佈完成;進行破堤、河道施工或清淤者,應及早撤離與進行防汛措施應變。
水利署也表示,目前已與各地方政府通力合作強化聯繫作業,積極因應處理首波梅雨鋒面系統帶來充沛水氣可能的積淹水災情,共同面對首波鋒面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