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大宗商品成散戶陷阱?傳中國禁止銀行售衍生產品

2021/05/26 17:10

由於大宗商品價格近期暴漲,消息指出中國正要求銀行不得向個人投資者出售大宗商品相關的產品。圖為中國山東一座工廠的鋁捲。(法新)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後中國需求回升、流動性寬鬆,大宗商品價格因此暴漲,帶動了近期的投機性交易,中國當局已呼籲中國工業金屬企業們維持市場秩序。而消息指出,中國正要求銀行不得向個人投資者出售大宗商品相關的產品,以防範波動風險。

《路透》報導,3位知情人士稱除了禁售個人投資者外,中國銀行業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銀保監會)還要求貸方完全放棄這些產品的現有帳冊。其中1位人士表示,普通投資者不容易發現銀行與大宗商品投資中所包含的風險、也無法承受,銀行亦沒有足夠專業知識來正確運行此類產品。

2位消息人士稱銀保監會於今年發布該命令,沒有給銀行完全退出倉位的具體期限,且命令尚未公開,因此要求匿名。銀保監會沒有立即回應路透的電郵評論請求。

消息人士稱,銀保監會希望防止像中國銀行(BoC)一年前原油掛鉤投資產品遭受的損失,當時單單與美國原油期貨的相關損失便達18億美元。該機構也要求包括中國工商銀行等貸方每月報告「清理」這些投資產品的進度。

中國銀行去年損失導致大量散戶投資者虧錢,當時便已促使銀保監會要求商業銀行停止銷售商品相關投資產品與期貨。但消息人士稱,最近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更巨,禁令已擴大到全面清理,涵蓋以前未明確規範的大宗商品,如黃金、白銀、鉑、鈀、天然氣、大豆。

大連商品交易所的鐵礦石、玉米期貨價格,以及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鋼、銅期貨價格都在今年飆破歷史新高。上海期貨交易所先前雖力推金融衍生品,但在中國銀行虧損事件後,已停止與銀行合作推出新衍生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