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LTN經濟通》特斯拉不務正業?外快收入勝造車

2021/05/09 07:55

特斯拉日前公布最新2021年第1季財報,淨利4.38億美元創新高。圖為上海車展特斯拉展示Model Y車款。(彭博)

特斯拉造車本業未獲利 靠碳交易賺暴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特斯拉日前公布最新2021年第1季財報,淨利4.38億美元,創下公司史上單季新高。不過,真正讓特斯拉賺錢的,主要還是靠賣碳積分和比特幣,而非來自汽車銷售。因晶片缺貨、供應鏈不穩,加上Model S和Model X等利潤較高的車款在第1季處於產品轉換期等問題,汽車方面的獲利仍不如市場預期。

雖然特斯拉2021首季淨利創下歷史新高,卻無法激勵股價表現。4月26日在盤後公布財報後,隔天特斯拉收盤下跌4.5%,可能因股價已經處在相對高的位階。特斯拉目前較1月份高點883.09美元,已經下跌超過20%。

特斯拉Q1交車量達184,800輛,超出分析師預期,淨利也創下新高紀錄,但是目前看來,特斯拉炒比特幣和賣碳排放額度仍比賣車還賺錢。特斯拉在第1季出售部份比特幣資產,為當季淨利貢獻1.01億美元,占整體約1/4;另外,特斯拉也靠著出售碳排放額度,第1季獲利5.18億美元。

出售碳排放額度的意思,顧名思義就是把碳排放額度賣給其他汽車大廠,特斯拉把自家的零排放車輛(ZEV)信用額度,還有溫室氣體排放(GHG)的信用額度賣給其他車廠來獲得收入。這些車廠使用購買額度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不同市場的規定,取代自己實際製造電動或節能車輛。

每個國家或地區都有自己的環境排放計畫,例如美國加州的零排放車輛(Zero Emissions Vehicle)計畫。為了獎勵製造或販售電動車的車廠,會給予車廠碳排放額度(Regulatory Credits)。除了加州之外,美國至少還有13個州都有類似計畫。如果到年底,車廠擁有的額度不足,將面臨監管機關的處罰。

去年飛雅特向特斯拉 買進12.7億美元碳排放額度

由於特斯拉在汽車部份,只有生產電動車,因此公司累積的碳排放額度,大幅超過監管機關規定的最低標準,因此特斯拉會把這些額度,賣給其他無法達到標準的車廠,讓這些車廠可以避免被罰款。例如,2020年飛雅特克萊斯勒向特斯拉購入價值12.7億美元的碳排放額度,為得就是要符合2021年歐洲即將上路的環保法規。

特斯拉基本上是「免費」獲得這些額度,把這些額度售出的淨利率就是100%,也因此拉高了公司整體的淨利率。GLJ Research的創始人兼執行長強森先前指出,很大程度上,特斯拉必須依賴出售碳排放額度,才能讓公司獲利由虧轉盈,如果除去這部份,光是汽車銷售的部份,2020年特斯拉根本還沒有賺錢。

2020年特斯拉靠著碳排放額度的部分收入,實現多季獲利。(法新社)

炒比特幣 特斯拉大賺外快

2020年,特斯拉靠著碳排放額度的部分收入,實現多季獲利,扭轉了2019年虧損的狀態。2020年第2-4季,每季的碳排放額度的收入約貢獻4億美元左右,但2021年第1季,特斯拉碳排放額度的收入,一舉攀升到5.18億美元。

除了碳排放額度之外,最引人關注的就是特斯拉炒的比特幣收入。特斯拉在今年2月購買了價值15億美元的比特幣。沒想到,只過了1季的時間,比特幣兌美元價格就翻了1倍,特斯拉在高點賣出2.72億比特幣資產,帶來了1.01億美元的收入,也進一步推動特斯拉凈利成長。

以5月3日特斯拉收盤價684.9美元計算,特斯拉目前市值約在6597億美元左右,是福特汽車和通用汽車市值加總的5倍。然而,2021年第1季,福特汽車在美國的銷量超過50萬輛,是特斯拉全球總銷量的2倍以上。

包含強森在內,看空特斯拉的分析師認為,出售碳排放額度並非長久之計。長遠來看,其他車廠對於碳排放額度的需求不會永遠存在,隨著全球各家車廠在未來幾年陸續推出自家電動車款,特斯拉的這種獲利模式無法延續下去。

特斯拉利用免費拿到的碳排放額度來賺錢當然沒有做錯,但是恐怕會讓投資人把他們的辛苦錢,押注在其他車廠有多快能脫離買額度的宿命。過去幾年來,特斯拉一直在尋找可以持續獲利的商業模式,但長遠來看,很肯定出售碳排放額度絕對不會是這個模式的一部分。投資人仍希望能看到在特斯拉在生產、銷售及租賃電動車等核心業務獲得改善。

除了碳排放額度之外,最引人關注的就是特斯拉炒的比特幣收入。(路透)

碳交易隨時會消失 特斯拉獲利不確定

不過,也有分析師認為,外界常說,特斯拉如果沒賣出碳排放額度就無法獲利,其實也有失公允。《巴隆週刊》報導指出,特斯拉無法獲利的原因有很多,但這些都跟碳排放額度沒有關係。如果特斯拉最後沒有辦法靠著碳排放額度賺錢,就可能會透過降低電動車成本或漲價來賺錢,總之最終還是能適應這項改變。

另外,該報也不認為碳排放額度的這個制度會消失,甚至可能增加。主要因為美國、中國政府等都設法增加電動車的銷量,但是政府支持的形式將有所轉變,有機會透過稅收減免或其他對消費者獎勵的方式進行。

特斯拉歐美市場已遭侵蝕 安全性也遭關注

《巴隆週刊》指出,特斯拉的風險存在在其他地方,例如實現全自動駕駛遭遇困難、過高的估值,以及與對手之間的競爭等。馬斯克曾說全自動駕駛是特斯拉最困難的挑戰,但也是最能為公司帶來潛在獲利的1項技術。但目前看來要實現這項技術所需要花費的時間,會比特斯拉原先所想的還長。

眼下特斯拉正面臨許多難關。首先是福斯、福特和通用等更大型的車廠認真看待電動車市場,特斯拉在西歐、美國等成熟市場上的市占率已開始受到侵蝕;第二,特斯拉駕駛輔助軟體的安全性等問題,近來也引發美國和中國監管機構的密切關注。

除了中國本土電動車對手不斷湧現之外,先前1名中國特斯拉車主大鬧上海車展,抗議Model 3煞車失靈,對特斯拉的抱怨隨即在網路上蔓延,特斯拉中國後來也發表道歉聲明平息風波,但中國官媒仍緊咬特斯拉不放。有專家就認為,這是中共對特斯拉的1種警告,北京想和特斯拉合作,但如果國產電動車崛起,情況很可能改變。目前,特斯拉在中國市場依然處於領先的地位,不過往後的道路將會更加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