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劉德音揭台積電成功5大要素 指引台灣產業轉型

2020/10/30 09:00

劉德音揭台積電成功5大要素,指引台灣產業轉型(資料照)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日前出席工研院院士會議,針對全球經貿重整秩序,臺灣產業該如何轉型才有新契機,他指出,台積電之所以成為現在的台積電,歸納出5大要素,供工研院配合政策引導產業轉型參考。

劉德音表示,台積電之所以成為現在的台積電,有5大要素,首先是必須創造1個新的商業模式,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所創的晶圓代工是不跟客戶競爭,是大家的晶圓代工廠,能獲客戶信任。

第2必須運用臺灣的優勢,臺灣的工程師品質即為優勢之一;第3是以世界為市場,不是只有台灣而已是,這是台積電能做大的因素;第4是具備網絡效應(NETWORK EFFECT),當使用台積電的做出來的晶片的客戶或產品使用者越多,就越有價值;第5是要具備專業經理人治理系統。

在結合數位科技與應用上,臺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李源德指出,看好未來醫療產業發展,在高齡化跟少子化趨勢下,醫療產業涵蓋的範圍相當大,除有ICT、大數據與AI人工智慧的科技輔助,與醫療相關監測資訊後續應用與儀器的研發,都要顧及醫師的角色,並從而與醫師共同推展市場。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認為,在引導傳產與能源再創新,工具機、精密機械的產業競爭力,攸關國家經濟力、國防力。臺灣工具機優勢在於製造技術及供應鏈緊密,產業發展的關鍵包括增進基礎研發、強化關鍵零組件製造能力,以及拓展應用市場。建議要多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可掌握商機。

清華大學講座教授史欽泰表示,服務系統的建立,要重新學習合作方式與利益的分享,讓民間參與,政府要帶頭創造成功的案例。這次疫情抗疫,讓台灣被世界了解,但台灣了解世界不夠多,技術只是一部分,臺灣要重視人才培育及建立生態鏈。此外,以顧客為導向的市場很重要,研發產品需加入服務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