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銀行家觀點〉國安法爭議+港幣聯匯制恐生變 香港金融光環漸趨黯淡

2020/08/14 08:00

國安法爭議+港幣聯匯制恐生變,香港金融光環漸趨黯淡。(示意圖,路透)

中國以最快速度通過並公布港版《國安法》,或令香港失去全球資本樞紐的吸引力。在北京採取行動,將香港的政治和國安體系與中國內地體系整合前,幾乎沒有挑戰香港卓越地位的必要。此法雖然不影響中國的投資意願,但外國投資就很難不受其影響。

香港歷來是位處亞洲的全球金融中心,是資金進出中國的管道,也是該地區企業的營運基地。1997年,資本主義的英國將香港主權移交給共產主義的中國之後,香港的地位並沒有改變,然而在北京的統治下,公民自由逐漸受到侵蝕。

近期通過的港版《國安法》頗具爭議,有可能改變香港的遊戲規則。該法律將顛覆國家政權、分裂國家、恐怖活動,以及勾結境外勢力明訂為犯罪,最高刑罰均可判處無期徒刑。嫌疑人可以被引渡回中國大陸。該法還主張對非香港人也有域外管轄權,也就是說,世界上任何人只要觸犯該法,都會受到懲罰。

措手不及 港版《國安法》火速通過

執政的中共當局以極快的速度公布並通過港版《國安法》,從第一次提到該法,到6月30日正式頒布,僅相隔6週。趁著武漢肺炎大流行,北京讓香港和整個世界措手不及。

自移交以來,香港一直擁有高度的自治權。這次北京藉由在香港立法機關強制推行如此嚴厲的法律,完全打破了過去「一國兩制」的治理模式。或許香港還不算是「另一個中國城市」,但肯定不再是內地規範的例外。

現在問題來了,外界該如何因應?按中國共產黨的盤算,能做的並不多。即使美國制裁了香港和中國最大的銀行――照目前情勢肯定會發生――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和他的同志相信他們能夠承受衝擊。他們的首要任務是平定香港,對他們來說,香港已成為反對中共統治的危險灘頭。長期以來,北京一直試圖迫使香港屈服,去年席捲香港的暴力抗爭是北京當局的最後一根稻草。

從國際金融角度來看,港版《國安法》最大的問題是,它破壞了香港強大的法治傳統。如果中國法律的長臂可以伸進香港,那麼香港將失去原來自由奔放且安全的全球資本樞紐的吸引力。

中國力捧 香港成全球最熱門IPO市場

但對於熟悉中國內地狀況及法律體系的中國企業來說,這無傷大雅。儘管香港深陷政治動盪,但自2019年秋季以來,在中國投資的支持下,香港已成為全球最熱門的IPO市場之一。2019年11月,阿里巴巴以140億美元的交易額在香港二次上市,重振了投資者的信心,為後續穩定的交易鋪平道路,直到今年年初中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才稍有減緩。

根據路孚特(Refinitiv)的資料,從1月到6月,香港交易所(HKEX)以41.7億美元的交易量位居全球第4,僅次於那斯達克(Nasdaq)、上海科創板(Star Market)和上海證券交易所。

今年最受期待的一些交易發生在港版《國安法》宣布之後,騰訊支持的支付服務提供者移卡(Yeahka)於6月1日在香港上市,此前在首次公開發行(IPO)時所得款項淨額為1.974億美元,超額認購640.38倍。網路遊戲公司網易(Net Ease)和電商巨頭京東(JD. com)同樣在6月於港交所掛牌上市,分別籌資27億美元及39億美元。這兩家公司都在那斯達克上市,面對這場迫在眉睫的美中金融戰,它們試圖於距離自家更近的地方另外籌集資金。

直至7月,交易流量一直都很強勁。中國電子菸設備生產商思摩爾國際控股有限公司(Smoore International)在香港首次公開發行籌資9.18億美元,是今年以來規模最大的IPO。總部位於天津,由渣打銀行支持的中國渤海銀行計畫於7月16日在香港上市,擬籌資約18億美元。

PwC(PricewaterhouseCoopers,資誠)預計,今年將有多達180家企業在港交所籌資共2,600億港幣(約334億美元)。

與此同時,仰賴香港和中國大陸業務的外國金融公司也紛紛表態,有些公司甚至公開表示支持港版《國安法》。

總部位於倫敦的滙豐銀行6月時在微信上發文表示,「滙豐重申,在『一國兩制』的原則下,公司尊重和支持所有能夠穩定香港社會秩序、振興經濟繁榮發展的法律。」

渣打銀行在其官網上的一份6月聲明中也表示:「我們相信《國安法》有助於維持香港經濟和社會長期繁榮穩定。」

主導趨勢 持續內地化將使金融業轉向

香港未來最有可能的結果是,持續的內地化將自然而然使其金融業也轉向內地。中國內地企業接二連三地在香港進行IPO,顯示出資本市場的趨勢。

隨著大灣區特大城市計畫的進行,北京希望能加強香港、澳門和廣東的金融連結。在一項新的試點計畫中,大灣區(包括廣州、深圳及其他7個廣東城市等)的中國內地居民將能夠在香港和澳門的銀行開立投資專門帳戶,購買合資格的理財商品。該計畫也允許港澳地區居民購買大灣區中國內地銀行銷售的理財商品。

中國同樣也主導了香港新一代的銀行,8家獲准在香港營運的虛擬銀行中,只有WeLab一家是香港本土的金融科技公司,其他7家則主要是中國科技巨頭和既有金融業所組成的財團。例如,天星銀行(Airstar Bank)是由中國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小米所支持;眾安銀行(ZA Bank)的背後是保險巨頭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螞蟻商家服務(Ant SME)附屬在阿里巴巴螞蟻金融服務集團底下;富融銀行(Fusion Bank)則是騰訊和中國工商銀行合資組建。

北京當局不願改革金融業,對香港來說可能不是壞事,這會確保香港仍是中國對世界的金融窗口。人民幣短期內不會自由浮動,中國也不會開放資本帳。相反地,北京當局可能會在經濟低迷之際收緊資本管制。

得不償失 美國打壞聯匯制恐令市場動盪

港版《國安法》對那些重要的民主國家造成的負面影響,可能才是對香港比較不利的地方。美國最可能重傷香港,但這麼做必然會波及自己,因為美國大型銀行和其他公司在香港有大量業務往來。

川普政府一些官員提出的方案,限制香港自由兌換美元,此舉可能會破壞37年來港幣與美元的聯繫匯率制度。

美國這一步目前看來風險過大,很有可能得不償失。香港目前擁有4,4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維持掛鉤制度,是當地流通資金的兩倍多。今年6月,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如果美國實施制裁,香港有需要美元的話,中國人民銀行可以給予支持。

華府也必須考量到,打破港幣與美元的聯匯制度將會對全球金融體系造成重大影響。除了會破壞其他錨定美元的貨幣政策穩定性,同時也會讓市場震盪不安,外匯交易商Axi Corp的全球首席市場策略師史蒂芬˙英尼斯(Stephen Innes)7月時告訴法新社(Agence France Presse),「這是白宮在11月總統大選之前最不樂見的狀況。」

然而,香港未來將不得不面對亞洲金融中心之間更大的競爭。在北京採取行動將香港的政治和國安體系與內地體系整合在一起之前,幾乎沒有挑戰香港卓越地位的必要。如今,香港的自治權減少了,情況無法同日而語。雖然尚無其他城市能夠直接挑戰香港,但隨著時間推移,其他金融中心可能逐漸削弱香港的主導地位。

星國崛起 或成為香港以外最佳選擇

新加坡就是最佳的另類選擇。儘管新加坡不能像香港那樣可以連通中國,但卻是頗具吸引力的東南亞業務基地。新加坡的法治也是堅不可摧,當地的企業無須擔心政治任意干預其他事務。

新加坡確實有獨裁傾向,但法律明確規定什麼是允許的,什麼是禁止的。香港《國安法》不是這樣,該法列出許多可判無期徒刑的罪行,定義卻模稜兩可。

與此同時,中共在香港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日本擬藉機要讓東京成為金融中心。雖然當地稅收相對較高,也不太說英語,環境並不是太理想,但日本仍可能提供額外優惠來吸引香港的金融專業人士,像是減免稅額以及加快獲得擁有居留權。目前執政的自民黨成立了一個專門小組,今年將準備提出一套方案。

自民黨參議員片山皋月今年6月表示,香港擁有日本長期以來一直嚮往的全球高級人才,她估計香港的明星地位將會消失。《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引述她的話表示,「在沒有法治的環境下,任何城市都不可能繼續作為國際金融中心。」

(本文摘自2020年08月份《台灣銀行家》月刊,本文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外籍特聘研究員,撰文:Matthew Fulco傅長壽;譯者為廖珮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