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飼老鼠咬布袋! 鴻海快被中國立訊幹掉

2020/06/28 21:05

跨足電子產品代工服務的中國立訊精密,創辦人王來春曾是鴻海的員工,但如今該公司不僅營收增速快過鴻海,市值也已超越鴻海,加上獲得蘋果的訂單,逐漸威脅鴻海的生存。圖為今年5月蘋果CEO庫克造訪立訊昆山廠的情景。(圖/取自網路)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根據日經新聞報導,跨足電子產品代工服務的中國立訊精密,創辦人王來春曾是全球代工龍頭鴻海的員工,但如今該公司不僅營收增速快過鴻海,市值也已超越鴻海,加上獲得蘋果的訂單,逐漸威脅鴻海的生存。

6月上旬立訊位於廣東東莞的工廠,負責招聘的員工對日經表示:「工作要多少就有多少,還能加班。」在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肆虐下,東莞很多生產出口產品的工廠減少聘用,立訊強勁的用工需求顯得特別突出。 

立訊業務強勁成長,全拜蘋果之賜。2011年,立訊獲得蘋果部分零組件訂單,2017年再獲蘋果無線耳機AirPods訂單。立訊深獲蘋果的信賴,2017年蘋果執行長庫克造訪立訊位於江蘇昆山廠時,還稱讚其為「超一流的工廠」。

立訊創辦人王來春曾在鴻海的中國廠房上班,花了10年時間升為該廠課長,1999年決定自立門戶,2004年成立立訊,鴻海轉投資的富士康開始持續向立訊下單,在2007年至2009年,富士康占立訊營收將近一半,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弟弟郭台強主導的正崴,也在2009年取得立訊3%股權,成為第3大股東。王來春就坦言,學習鴻海的經營模式,讓立訊的業務大幅成長。

立訊2010年在深圳交易所上市,充分利用籌措的資金,陸續收購中國、台灣、德國的零組件廠商,透過進行垂直整合,提升了公司附加價值;此外,立訊有透過收購與蘋果和華為有業務往來的企業,成為供應商之一,告別對鴻海的依賴。

此外,蘋果為了降低採購成本,積極扶植多家供應商,也讓立訊受益。以iPhone為例,自2007年以來,一直都由鴻海負責代工,但在2013年以後,台灣其他代工廠商也獲得部分訂單。今年下半年將推出的iPhone 12,立訊據說也獲得代工訂單;有分析指出,如果立訊獲得訂單,將與鴻海形成競爭。

今年5月市場也傳出,蘋果建議立訊精密,對台灣機殼大廠可成進行大規模投資,以挑戰鴻海地位。

立訊去年的營收達人民幣625億元(台幣2618億元),淨利為47億元,均比2018年成長逾7成,蘋果占該公司營收的約6成,雖然存在依賴單一客戶的風險,但市場對該公司成長充滿期待。立訊的市值已達400億美元,過去1年的增幅超過2倍以上,

鴻海去年的營收達台幣5.34兆元,年增幅僅1%,市值約360億美元,今年2月時遭立訊超越。立訊的營收增速超越鴻海的另一原因是猛砸研發費用,研發費用占其營收的7%,鴻海僅2%。

針對立訊的步步進逼,鴻海董事長劉陽偉5月受訪時表示,立訊就像早期的鴻海,鴻海面對競爭,會隨時保持危機感,不會擔心任何挑戰,鴻海會跑得更快,拉大差距,讓對手追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