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中國8百億消費券紓困大打折扣 套現、轉售、囤券頻出

2020/05/14 21:34

在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衝擊下,中國約發放了超過190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811億元)、不可轉讓出售的消費券,但仍有不肖人士透過監管漏洞和二手交易平臺,將消費券變現和轉售獲利,或藉技術手段囤積消費券,讓紓困政策大打折扣。圖為北京街頭。(路透)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在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衝擊下,中國約發放了超過190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811億元)、不可轉讓出售的消費券,但仍有不肖人士透過監管漏洞和二手交易平臺,將消費券變現和轉售獲利,或藉技術手段囤積消費券,讓紓困政策大打折扣。

中媒《新華社》今(14)報導,許多不肖人士被發現藉監管漏洞,以套現和轉售消費券獲利。報導指出,中國微信群組有人表示自己有「店家收款碼」,歡迎領到消費券者「互助套現」。而套現方法,則是以第3方支付平臺向合作商家,支付30元人民幣和10元消費券,商家實際收到40元後,便收取2元到5元的「套現手續費」,然後退回35到38元的現金。

也有人透過網路二手交易平臺如「轉轉」等網站,以半價打包或單張出售不同面值的消費卷,如面值100元、50元、20元人的消費卷,售價分別為50元、20元、5元人民幣。

另外,也有人利用科技手段大量「囤券」,如利用外掛程式搶券,或以虛擬IP和虛擬定位規避領取消費券的地區限制,在全中國範圍內搶領消費券,造成普通市民錯失領取機會。

山東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衛國指出,消費券套現、轉售、囤券等行為,使紓困政策大打折扣,也會破壞市場秩序,並造成地方政府、企業和消費者的經濟損失。

華東某省會城市財政局則回應表示,目前當局沒有明確的部門監管消費券使用,且消費券資金也由多個部門提供,各主管部門分別和第3方支付平臺簽訂協議後,向第3方撥給財政資金,並從中扣除實際消費兌付金額,最後將結餘資金繳回財政。

目前,鄭州市商務局等3部門,已聯合發布《關於規範使用社會消費券有關事項的通告》要求,禁止藉虛假交易進行消費券套現等違法行為,以及散布相關訊息。鄭州市也已開始以大數據等手段監測異常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