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公司解散家數前3季大增是經濟降溫? 經濟部回應了

2019/11/23 18:58

公司解散家數大增,經濟部解釋是為了防制洗錢,命令解公司家數增加2-3倍。(記者林菁樺攝)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經濟部商業司今(23)日公布近年公司解散家數統計,從2016年的2.4萬家到去年達到3.2萬家,今年前9個月更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31.81%,引發外界質疑是經濟降溫,但商業司澄清,解散家數增多是因為去年起洗錢防制政策實施,加強清查並命令6個月以上未營業,或是沒有稅籍的「殭屍公司」解散。

根據商業司公布的公司解散家數資料,2016年為2萬4242家,2017年2萬4943家, 2018年3萬2643家,2019年前9月2萬9362家,與較2018年同期的2萬2276家相比,確實增加不少,幅度達到31.81%。

但經濟部指出,公司解散家數增加,是為了配合去年11月中,亞太洗錢防制組織(APG)來台評鑑,請六都登記機關,加強對轄內超過6個月以上未營業公司展開清查及命令解散程序。商業司副司長陳秘順表示,去年7月起即開始加強清查,因此去年的公司解散家數就開始增加。

陳秘順解釋,若發現公司的稅籍不正常,就會通知業者,解散又分成主動解散與命令解散,只要6個月以上未營業或沒有稅籍的公司都可命令解散,陳秘順補充,往年命令解散的家數約為4000家,去年增加至9000家,今年預估會超過1.3萬家,命令解散家數比過去增加2至3倍。

此外,為了防制洗錢,公司法新增第22條之1大股東申報制度,賦予公司每年定期須申報負責人與主要股東的義務。商業司指出,有些企業主為減免申報義務,也自行解散已無營業公司,才會出現公司解散家數成長狀況。陳秘順認為,今年公司解散家數可能會達高峰,但明年起應會回歸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