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中國市場可信賴?報告:首屆進博會 至今近半協議未執行

2019/11/05 14:58

中國歐盟商會4日發佈報告顯示,首屆中國進博會上,歐洲商家與中企達成的貿易合約,仍有近一半未得到執行。(路透)中國歐盟商會4日發佈報告顯示,首屆中國進博會上,歐洲商家與中企達成的貿易合約,仍有近一半未得到執行。(路透)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第2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5日在上海登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在去年的首屆進博會上表示,這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中國官方數據更宣稱,去年進博會的累計意向成交額達到近600億美元。但中國歐盟商會4日發佈報告顯示,首屆進博會上,歐洲商家與中企達成的貿易合約,仍有近一半未得到執行。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中國歐盟商會近期針對進博會的實際影響力,對自家商會會員展開調查,在商會上個月收到的82份回覆中,有34個會員參與首屆進博會,半數參展人達成貿易協議,至今僅53%的協議得到執行,這意味著仍有將近一半的協議未得到執行。

然而,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進博會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任鴻斌曾在7月時宣稱,去年首屆進博會上簽署的大部分協議都已執行完畢。現居美國加州的中國企業家袁建斌認為,這反應出中國官場「假大空」的特點,而第2屆進博會很多參展商的機票和展位全都是免費的,「這說明很多公司實際上對進博會已經不感興趣了」。

中國歐盟商會報告還指出,1名參展人透露,他去年與中企簽署的只是份「象徵性協議」;《南華早報》4日也報導,去年進博會上簽署的很多協議早在會前就商量好,參展方在會上公佈這些協議,是為了得到更多關注。

袁建斌透露,他的1名商人朋友去年曾參加首屆進博會,但今年放棄再次參展,因為這名商人朋友去年也簽了一些合約,但對方後續沒什麼履行,而且去年進博會上,很多中國地方官員穿插在整個商業談判過程當中,讓他覺得很多中國政府官員都是「為了政績而搞政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