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運面臨寒冬,榮成董事長鄭瑛彬曾明確表示,榮成未來三年的主要計畫「都在台灣」(記者李靚慧攝)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儘管近日天氣持續高溫,但工紙大廠榮成(1909)的寒冬卻仍持續,不但8月營收較去年同期大減2成、單月自結稅前虧損更破億,合併稅前歸屬母公司虧損1.01億元,8月稅前EPS-0.08元。
受到中國禁廢令的影響,中國廢紙價格居高不下,持續影響工紙大廠榮成的業績及獲利表現。根據榮成公告,8月營收38.6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48.87億元相較,大減19.66%;累計今年前8月營收309.93億元、年減13.22%。
除了營收大幅衰退,獲利表現也大受衝擊。榮成公告8月自結合併歸屬於母公司的稅前虧損達1億92.2萬元,稅前EPS-0.08元,累計前8月自結合併歸屬於母公司的稅前虧損2400萬,累計前8月稅前EPS-0.02元。
榮成指出,造成虧損的原因,仍在於中國實施「禁廢令」,導致廢紙成本大幅提升,但榮成在中國無法取得足夠的進口廢紙配額,使得營業成本大幅提高。
根據榮成公告的資訊,今年5月就曾出現單月稅前虧損6千多萬元,6月恢復稅前獲利1.2億元,使今年第二季財報,每股EPS出現負數、為-0.05元,不過,累計上半年EPS仍為正數0.08元。
但到了7月,自結合併稅前再度虧損3900萬,8月的合併稅前虧損更擴大至1億元,讓外界擔心在禁廢令因素未除、美中貿易戰持續延燒的狀況下,榮成下半年的營運獲利表現是否會每況愈下。
不過,榮成近期已將營運重心移轉回台灣,不但已二度鮭魚返鄉回台投資,榮成更是第一批響應經濟部「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的台商。榮成董事長鄭瑛彬7月底與媒體分析中國市場變化時,明確表示,未來的三年,榮成的主要計畫「都在台灣」,將積極進行台灣生產線的升級。
榮成的股價自8月底以來緩步走揚,上週5(6日)以14.65元收盤,短線小漲7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