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陽董事長張宏嘉(右)昨日急澄清「我從來沒有說過只做一任(董事長)!」今日則以書面辭呈,閃辭三陽董事長一職,遺缺由三陽副董事長吳清源(左)暫代。(記者楊雅民攝)
〔記者楊雅民/台北報導〕三陽董事長張宏嘉昨日急澄清「我從來沒有說過只做一任(董事長)!」今日則以書面辭呈,閃辭三陽董事長一職,並發給三陽全體員工一封信。
三陽證實,今天下午「豐群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指派於該公司擔任法人董事的代表人張宏嘉,已辭任三陽董事與董事長,遺缺將由副董事長吳清源暫代,直到股東會改選。
張宏嘉發給三陽全體員工的一封信全文:
各位親愛的夥伴,大家好:
兩年多前重返三陽丶南陽時,我與夥伴們誓言一起手牽手,共創三陽的未來,再造三陽的榮耀,今天隨著階段性任務的達成,儘管當初新股東前來請託時並未論及任期議題,但幾經思考我決定卸下董事長一職。
我四歲的時候,父親張國安先生邀黃繼俊先生共同成立三陽,他們胼手胝足、緊密合作,以三十年時間開創了三陽的盛世。當年,三陽野狼機車、發財車及喜美車滿街跑的盛況,至今仍為老三陽人所津津樂道。
我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三陽內湖工廠擔任機械技術員,歷練了工程師、企劃、資訊和營業等部門工作,親身經歷三陽創造傲人歷史。
1986年,由於共同創辦人後代回來接班,意欲獨自掌控經營權,在無預警情況下逼退父親,我選擇與父親同進退,父子倆轉而攜手經營豐群集團,以「豐富人群」為宗旨發展新事業。豐群秉持投資者與經營者分開的理念經營,尊重專業經理人,以專業團隊為經營主體,逐漸開花結果。
正當豐群落實專業經理人制度,事業版圖已呈穩定發展,而我也將個人半數時間轉向投入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之際,三陽出現衰退正面臨空前的挑戰。新的主要股東們基於我對汽、機車產業的熟悉而前來請託,希望我能回三陽整頓,於是在取得經營團隊「去家族化,落實專業經理人經營,以及專注本業」等共識,我重返三陽。
在評估重返董事會之前,不少朋友認為三陽沉痾難起,不忍心我「跳火坑」,然而我幼年就由父親帶著在工廠和三陽一起長大,三陽就像是我的兄弟,兄弟有難,我豈能袖手旁觀。
回顧我接任三陽董事長時,三陽已虧損連年,市佔低落,搶救三陽,急如星火,刻不容緩。我必須在短時間內凝聚共識,過去兩年多來,我穿梭在各部門,猶如當年我在三陽捲起袖子在第一線當黑手。能夠在離開三陽三十年後站在第一線上,和各位夥伴再續前緣,互相信任,攜手合作,這不僅是難得的機緣,更是無比的榮幸。誠如各位所知,各位的辛勞有了回報,三陽目前不僅已轉虧為盈,核心事業機車的市場佔有率由大前年谷底的百分之九,回升至百分之二十。南陽部分,得力於全體南陽同仁奮鬥不懈,持續優化公司體質,大幅提升現代HYUNDAI品牌形象,公司改革已初具成效,未來充滿希望。
這份成績單不僅讓公司重新恢復活力,經銷商獲利增加,消費者滿意度提高,員工也不再擔心會領不到退休金,達成重回三陽階段性任務,足以向利益相關者(Stakeholders:員工/顧客/協力廠商/社會大眾/股東等等)交代。在此,我要表達對各位由衷的謝忱。
三陽及南陽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振衰起敝,靠的是團隊精神充分發揮,及無私無我投入艱鉅的改造工程,你們是我心目中一流的團隊。這也印證我當初的看法,前三陽以不到二十年時間,將前人所打下的根基幾乎耗費殆盡,是肇因於公司家族化,讓專業經理人團隊無法發揮應有的實力。對照日本本田技研株式會社,創辦人本田宗一郎先生以先進的「公司治理」貫徹企業的經營。他認為「公司是屬於大眾的,是天下人的公器,並非一個人獨占的公司」;因此絕對不能將公司當作私器,公司完全由專業經理人經營。這也是本田由日本濱松市的小工廠,轉化為國際大企業的關鍵,足供借鏡。
為了確保理念一致,你們中間有一些同仁不免常受到我的耳提面命,愛之深,責之切,臨別之時容許我再嘮叨幾句。雖然二輪業務的市佔率由大前年谷底的9%回升至20%,今年更可望挑戰25%,縮小了與國內主要競爭對手的差距,但是與國際大廠年銷售近兩千萬台的本田Honda相比,仍然微不足道。四輪業務過去幾年受制於車種不齊,未來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我們戮力同心,短期內把公司從加護病房中搶救至普通病房,沒有條件自滿於現狀。我經常掛在嘴邊的是「創業維艱,守成必敗」,我們面對的是重量級的國際對手,唯有掌握未來趨勢,積極加強國際化組織與能力,才能重返榮耀。我在今年年初幹部年會裡已揭示的經營方向,在此不再贅言,如能逐步落實這些原則,以專業來經營企業,相信公司必能脫胎換骨。
有幸和各位同仁經歷這麼美好的一仗,讓我有一段永生難忘的回憶,由衷的感謝,並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