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觀測站》消費者不是肉票

2019/02/13 06:00

儘管華航罷工是勞方爭取權益的合法手段之一,但交通運輸事業等涉及公共利益,無辜的旅客不應一再被當成籌碼。(資料照)

華航3年內發動2次罷工,這次罷工以「飛安」為訴求,原本可以爭取更多社會大眾支持,但選在春節連假航運尖峰期間罷工,且從宣布到實施只有6小時,還是在半夜宣布,讓許多旅客及旅行業者應變不及;儘管罷工是勞方爭取權益的合法手段之一,但交通運輸事業等涉及公共利益,不是單純的勞資爭議或勞工權益問題,無辜的旅客不應一再被當成籌碼。

華航首次罷工發生在2016年6月,當時空服員罷工選在蔡政府甫上任、華航高層即將改組之際,被「突襲」的政府與華航,幾乎全盤接受空服員訴求;這次機師罷工選在大年初四,再次突襲式罷工,引發是否應有「罷工預告期」的討論。對此,勞動部長許銘春持保留態度,認為會對勞動權設下更多障礙;行政院則擔心「另闢戰場」,也暫不考慮修法。

其實,華航若是一般事業,勞方要如何爭取勞動權、資方要如何因應罷工,外人無從也無須置喙。然而,華航經營交通運輸,屬於特許事業,涉及公共服務,勞資雙方的爭端,不能犧牲大眾利益,因此許多國家都對航空等公共服務訂定「罷工預告期」,就是希望維護勞動權的同時,盡量降低對消費者的衝擊。遺憾的是,目前勞動部只關心勞動權,行政院則考量政治效應,皆非負責任的作法。

此外,華航歷經2次罷工,除了鉅額的營收損失,商譽損失更難以估算,國際上雖有航空公司因為罷工事件而倒閉的案例,但華航是公股事業,泛公股占近5成,政府不太可能讓華航倒閉,處理罷工事件也有不少顧忌,或許也是華航員工敢於一再罷工的原因;但是,這樣的經營結構是好是壞,恐怕政府也要好好思考。(鄭琪芳)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