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中高齡者出來創業,但失去公司的名號與招牌後,許多人往往被現實狠狠擊潰。倉庫工作示意圖。(彭博)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懷抱豐富經驗與自信,選擇在50多歲時出來創業、挑戰獨立的中高年族群,在日本並不少見,不過一旦失去公司的名號與招牌後,許多人往往被現實狠狠擊潰。日本一名曾任大型製造商企劃部長的佐藤誠(53歲,化名),在公司內是公認的能幹人物,但他對於即將進入終點的職涯感到不安,於是決定採用公司的優退方案提前退休,拿3000萬日圓(約622萬元新台幣)退休金出來創業,但最終燒光資金創業失敗,如今的他在倉庫夜班打工維持生計,時薪只有1580日圓(約327元新台幣)。
日媒《THE GOLD ONLINE》報導,在發現公司業績逐漸下滑的同時,佐藤誠對未來感到不安,他說:「我問自己,這樣繼續下去真的好嗎?剛好公司開出優退方案,退休金還有加成,大約能拿到3000萬日圓。我想,憑自己的企劃能力,離開公司也能闖出一片天。」
佐藤誠拿著這筆退休金,成立了面對企業的經營顧問公司,準備展開夢寐以求的第二人生。然而,現實卻格外冷酷,在失去了原本公司的招牌後,他過去引以為傲的企劃提案,竟完全打動不了客戶。
他無奈地說:「在公司裡,只要提出有趣的企劃,客戶自然會感興趣。但當我成為個人事務所後,一切都不同了。沒有公司的背書,我的企劃再好,也推不動。」就連過去合作多年的客戶,也只委婉地拒絕:「佐藤先生的想法很棒,但我們不太敢把案子交給個人工作室。」
而自尊心讓他無法放下身段去打陌生電話、挨家挨戶推銷。佐藤誠說:「大家只把我當作『前○○公司的佐藤先生』,沒有人真正把我當獨立顧問看待。新客戶一個也拿不到。光是事務所房租、交際費,就讓退職金眼看著一點點被耗光。」
僅僅半年,資金就見底。佐藤誠不得不宣布停業。他試著重新找工作,但53歲的年齡,加上過去高薪的背景,讓他連履歷都難以通過初選。
然而為了生活,他還是得工作。如今,佐藤誠靠著在倉庫夜班打工維持生計,時薪只有1580日圓。他說:「每次被比我年輕許多的領班指揮時,心裡都覺得無比屈辱。從沒想過自己的人生會走到這一步。」
報導指出,調查發現,創業失敗的首要原因之一始終是「銷售不振」,像佐藤誠這樣,雖然具備企業內部的專業經驗,但那未必能直接轉化為個人創業的「銷售力」。因此,在失去「公司招牌」這層保護傘之前,必須事先模擬好該如何應對這種局面。
另一個關鍵是資金規劃,將退休金全數投入事業,是極高風險的選擇。應該預留至少1年、最好2年的「生活防衛資金」,與事業資金完全分開,以免在事業尚未上軌時就陷入困境。
最後,還要準備「失敗的保險」,因為一旦失敗,中高年想再以正職身份重返職場的難度遠高於年輕世代。因此務必在創業前就設定明確的退場機制,像是幾年內沒成功就收攤,只有這樣,才能及時止損,為下一步行動留出餘地。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