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電風場加價仍流標 開發商:政府採購法是關鍵

2019/10/18 15:59

離岸風場(記者黃佩君攝)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台電風場於昨天開標,但追加90億預算至612億元後仍然流標,雖然期間出現超過2組國際開發商有興趣,但業界分析也坦言須適用「政府採購法」是最大關鍵。業界指出,雖然之前曾傳出擬採得標廠商可部分入股方式,解決目前「有功無賞打破要賠」困境,但最後仍未採納,仍採一般財物採購方式,且亦將國產化責任及罰則由得標廠商承受,規則僵化、難評估風險過高,是廠商最後仍無意進入原因。

台電300MW二期離岸風場昨天開標後仍然流標,離岸風電產業界昨就表示「並不意外」,因之前雖曾傳出擬採得標廠商可部分入股方式。但實際上因法規考量,加上台電內部認為形同「賣風場」聲浪,台電實際上一厘未讓,最後仍採一般財務採購標。

業者指出,該標案除必須適用束縛相當多的政府採購法,台電也將國產化方案及罰則由得標廠商承受,規則僵化,且難評估風險過高。在這種情況下,自行擁有技術的開發商寧願等其他風場釋出再進入競標,至少風險可自行掌握;而風險趨避的開發商更寧願參股已有成果的風場,而不會選擇此標案。

目前2024年後併網風場多數將採用MHI Vestas在台生產風機,並以該方案作為主要國產化方案,而該方案主力促成廠商CIP(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也已協調國產化方案1年多,上月更密切與經濟部及工業局協調最終方案;業界表示,這形同參與者必須趕上此「末班車」,但對新進入廠商難度太高,「不如等第3階段新風場釋出。」

業界也表示,台電該風場約年發14億度電,換算躉購費率收入約每年70億元。但得標廠商必須要承擔所有國產化、安裝及前期運維,台電僅在上次流標的基礎上增加90億,開發商要承擔高風險替台電「打工」,相對缺乏誘因,也是縮手關鍵。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