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分配不均、稅改無成 民怨大反撲

2014/12/21 06:00

圖為鳥瞰大台北房地產。(記者張嘉明攝)

記者鄭琪芳/特稿

近幾年台灣薪資成長停滯,貧富差距惡化;執政黨在此次九合一選舉的潰敗,外界咸認為是年輕人對分配不正義、世代不正義的反撲。馬政府若想在剩下一年半的任期多少贏回一點民心,如何改善分配不均的問題,應是第一要務。

有錢人分走成長果實 民眾望房興嘆

分配不均的問題,不僅在國內受到重視,更是全球性議題。最近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Piketty)的暢銷書《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就因深入探討貧富差距的成因而引發熱議。皮凱提認為,當資本報酬率(r)大於經濟成長率(g)時,資本就會更集中富人手中;而改革房地產稅制,是改善貧富不均的方式之一。

當前台灣財富分配的情況,與皮凱提描述的趨勢一致,經濟成長的果實大多被企業及大股東分走,勞工卻面臨實質薪資倒退十五年的困境;加上有錢人透過炒房、炒股而「錢滾錢」,一般民眾卻只能望著高房價興嘆,相對剝奪感愈來愈重。

馬總統連任後,雖有意改革資本利得稅,但從證所稅、奢侈稅、囤房稅到房地合一稅制等,歷次改革不是未竟其功就是愈改愈糟,證所稅就是一失敗案例。何況,馬總統第一屆任期內,大幅調降遺贈稅、營所稅等,正是貧富差距惡化的原因之一。國內所得最高與最低五%家庭,貧富差距由二○○八年的六十五倍,暴增至二○一一年的九十五倍,非常驚人。

三角貿易僅企業受惠 勞工就業困難

另外,我國受僱人員報酬占GDP比重持續下滑,分配不均情況惡化,也與「三角貿易」(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有關,「三角貿易」雖對GDP有貢獻,但僅企業及大股東受惠;由於產業大量外移,導致國內工作機會流失,勞工面臨就業困難、薪資成長不易的困境,「低薪是國恥」幾乎已是全民共識。

馬政府任期已所剩無幾,與其一頭熱地追求「馬習會」這種虛空的歷史定位,不如多用點心推動稅改、調整產業政策,或許無法一下子改善貧富差距,但至少可以稍微減輕一般民眾的相對剝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