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服貿衝擊 業者:政府報喜不報憂

2014/04/15 06:00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政府不要只說好的,要告訴我們壞處在哪裡,如何避免才對啊!」面對服貿開放,來自本土環保服務業從業人員的心聲,仍帶著質疑與不安。

南部某廢棄物清除與回收業者表示,當初政府召開公聽會,只提到服貿的好處,卻不提任何壞處與因應作為,他心中充滿困惑︰「環保就是保護國土,交給中國人做不是很奇怪嗎?」中資公司外包台灣的環保服務,恐藏著各種不同隱憂。

服貿開放廢棄物處理業,包含清除處理及資源回收等基本環保服務,兩大項目在台灣每年生產總額高達新台幣七百九十二億元。

在地業者擔憂,清除處理的門檻較低,中資若挾帶龐大資金來併購侵吞,台灣許多清除公司多半為中小企業或幾人公司的情況下,將難抵擋;業者說︰「有的清運業者是先生開車、太太隨車,廢棄物運回家由小孩分類;若開放後中國一來搶走生意,一家人恐直接斷炊!」

資源回收業也擔心貨源遭掌控,業者認為,中資企業來台,若採惡意競爭,將回收物料如金屬、銅鐵等壟斷,甚至運回中國做,台灣業者收不到原料、沒東西可做,將一家家關廠倒閉,就像外資便利超商打敗本土傳統雜貨店的模式一樣。

其他如一般的拾荒民眾,本就較弱勢,若市場因中資遭壟斷,回收物價金不高,原本一天回收幾百元就能生存,未來恐遭中資企業壓低回收物價格,連餬口都不行,讓回收業者直斥政府︰「資訊要透明化、條文要清楚,並準備好配套措施,這些都沒有,要我們怎麼因應」

就算中國也對台灣開放,業者仍持保留態度,認為中國企業都是黨政軍掛帥,廢棄物處理又最講究原料來源,來源首重「人脈」;業者說︰「在台灣沒人脈就收不太到貨了,更何況中國。」也擔心台灣技術到中國被抄襲、設備一賣過去馬上被「山寨」,要求政府對於服貿一定要逐條審查,評估優劣。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