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出版通路不對等 台灣洞開 中國開洞

2014/04/08 06:00

〔記者凌美雪、高嘉和/台北報導〕服貿協議開放中資入股台灣印刷業,批發、零售業則僅限制不能賣軍事用品及農產品、藥品,等於是開放書籍刊物零售市場;相對中國對出版物批發、零售業是「內外不同」,外資投資門檻遠較當地業者高,無異台灣對中資是市場洞開、中國對台灣卻只開小洞。

根據中國對出版物批發、零售業的資本額規定,當地人設立出版物批發企業只需兩百萬人民幣註冊資金,沒有經營期限規定;設立出版物零售企業,沒有註冊資金要求、經營期限。

但台資進入中國出版物批銷通路行業,註冊資金不少於三千萬人民幣,經營期限不超過卅年;設立零售企業條件是註冊資金不少於五百萬人民幣,經營期限不超過廿年。

博客來網路書店創辦人張天立指出,出版最依賴通路,通路掌握上架權,影響重大!

他說︰「若博客來網路書店的股份賣給中國國營事業或中資,到時對方不計血本,以三折賤賣台灣的書籍,台灣出版社受得了嗎?」若讀冊生活或博客來被對方以文化箝制的立場發動網攻,該怎麼辦?

台大經濟系教授鄭秀玲也說,發行最大的成本包括前端的通路鋪建與後端的倉儲管理,中國在批發和零售業(除郵購外)的跨境提供服務上皆不開放,我方業者將被逼得去對岸另外投資倉儲及管理,大幅增加業者成本;且商業據點有持股、資本限制,我方則完全沒有限制,也是明顯不對等。

中華民國圖書出版事業協會理事長陳本源表示,他做圖書出版已四十幾年,不但做批發、也做零售,想做印刷也可以,只要登記就行;台灣企業常說自己是批發零售,但中國分得很清楚,批發歸批發、零售歸零售,因為他們會嚴格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