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歐盟調查 上汽接受補貼高達34.4%

2024/07/08 05:30

上汽被歐盟認為是較不配合調查的車企,因此被歐盟加徵37.6%最高關稅。(路透)上汽被歐盟認為是較不配合調查的車企,因此被歐盟加徵37.6%最高關稅。(路透)

重申加徵關稅非懲罰 反映中企享受不公平價格優勢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歐盟日前公布對中國電動車的反補貼調查,《汽車內幕新聞》報導,此次調查詳細記錄中國主要車企獲政府補貼的具體情況,以及歐盟依據不同情況對不同車企做出相對的稅率調整,這也支持歐盟領袖再三向中國說明的一點,這次對中國加徵關稅並非一種懲罰,而是對中國車企接受中國政府補貼,給歐洲車企造成不公平價格優勢做出事實認定。

歐盟宣布七月五日起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在既有十%關稅外,再加徵十七.四%至三十七.六%反補貼稅。歐盟的調查報告列出中國政府補貼中國車企的各種具體方式,包括國有銀行貸款、融資、撥款、銷售獎勵、建廠的廉價土地、電池研發和銷售的高額補貼等。

報告將不同車企接受的不同補貼做了細分,以確定對不同車企加徵不同關稅,並認定上汽集團接受的補貼高達三十四.四%,居主要車企之冠,包括一.三八%來自國有銀行貸款,八.二七%來自其他融資,八.五六%來自撥款,二.二八%來自電動車銷售獎勵,○.六七%來自廉價土地,十三.二四%來自採購電池優惠。

上汽同款車 價格優勢逾萬美元

此外,勞動成本也是重要因素,因中國汽車業的勞動成本明顯低於歐洲同業。例如上汽生產的MG 4電動車與上汽大眾(福斯)ID.3電動車的價格相差逾一.三萬美元,足以反映上汽為何對大眾擁有巨大價格優勢。上汽同時被歐盟認為是較不配合調查的車企,這也是該公司被加徵三十七.六%最高關稅的另一原因。

比亞迪和吉利汽車被認定收到中國政府較少補貼,且對歐盟的調查較為配合,因此被加徵的關稅相對較低,分別為十七.四%和十九.九%;這個結果可能與兩家公司是民營企業有關。在中國,國有企業在申請貸款、專案審批、補貼發放等,都比民企更有優勢。但報告也提到,儘管比亞迪擁有自己的電池工廠,但其生產電池所用的鋰也得到中國政府補貼。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