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碳費模擬試算 每噸千元減損GDP最高0.4%

2024/07/06 05:30

環境部昨召開第4次費率審議會,環境部氣候署副署長黃偉鳴會後說明,依據模擬評估結果多數委員認為碳費徵收對GDP、CPI的衝擊皆不顯著。(記者陳嘉怡攝)環境部昨召開第4次費率審議會,環境部氣候署副署長黃偉鳴會後說明,依據模擬評估結果多數委員認為碳費徵收對GDP、CPI的衝擊皆不顯著。(記者陳嘉怡攝)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環境部昨召開第四次碳費費率審議會,針對不同碳費費率情境,從每公噸一百元到一千元共六種費率情境,模擬可能帶來的減量成效及經濟衝擊。多數委員認為碳費徵收對於GDP(國內生產毛額)、CPI(消費者物價指數)的衝擊皆不顯著,但要求下次會議須針對個別產業提出更細緻的衝擊評估。環境部長彭啓明預估費率至少還要開一、兩次會議才會出爐。

多數委員認定 對GDP、CPI衝擊不顯著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轉述,會議主要是針對不同費率方案情境,包括六種碳費費率從一百、一百五十、三百、五百、八百、一千元,以及有無碳洩露風險打二折的情況進行模擬評估。針對評估結果,多數委員認為碳費徵收對整體國家經濟影響不顯著。另此次提出的費率只是供模擬試算的假設數字,並非未來要執行的費率。

依照氣候署資料,在完全沒有任何優惠費率狀況下,即使採最高的費率一千元試算,對GDP最高減損○.四%、CPI最高增加○.二七%;相較於經濟部之前公布的三種碳費徵收模擬情境,若碳費收到每噸五百元,GDP將減損○.八%、CPI將上升○.三%,經濟衝擊較小。

將對個別產業提出更細緻影響評估

黃偉鳴表示,有委員認為,儘管總體經濟影響不大,但碳費徵收對於個別產業的衝擊應該更細緻,下次會議將針對約五百家要繳碳費的產業提出更細緻的影響評估,包括鋼鐵、石化、水泥、半導體、造紙等,並與中經院和經濟部協調,下次會議將提出相關資料供委員討論。

針對減量成效評估,氣候署署長蔡玲儀表示,若以現行指定目標草案的減量成效預估,如果排放大戶全部提出自主減量計畫,達到減量指定目標、適用優惠費率,預估到二○三○年可減碳廿三%到卅一%。

黃偉鳴也補充,即使全數都達成較嚴格的減量指定目標SBT(科學基礎減量目標),仍難達成二○三○年減量廿四%加減一%的國家自定目標,意謂除了排碳大戶外,交通部門及能源部門也要努力減碳。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