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方政府缺錢 追繳30年稅款

2024/06/19 05:30

中國地方政府要求上市公司補繳一九九○年代的稅款,有分析認為,大量中小企業可能因此倒閉。(取自網路)中國地方政府要求上市公司補繳一九九○年代的稅款,有分析認為,大量中小企業可能因此倒閉。(取自網路)

恐致大量中小企業倒閉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中國經濟成長放緩,房市持續低迷,導致土地出售收入驟減,地方政府面臨前所未有的增加收入壓力。近來中國多個地方政府要求上市公司補繳一九九○年代的稅款,引發當局可能「倒查三十年稅務」的臆測。有分析認為,大量中小企業可能因此倒閉。

彭博報導,最近幾個月,中國一些上市公司在向交易所提交的文件中表示,已收到政府要求補繳數千萬、甚至數億人民幣稅款的通知,可能影響公司收益。

維維食品飲料公司十三日發布公報指出,旗下釀酒子公司湖北枝江酒業因未按期申報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至二○○九年十月三十一日的消費稅,被相關部門要求補繳稅款八五○○萬人民幣(下同,約三.八億台幣)。

寧波博彙石化科技近日發布公告自十二日起停產,因收到稅務機關通知,要求自去年七月以後生產銷售的「重芳烴衍生品」,應依規定徵收消費稅,恐影響去年至今年首季利潤五億元,對其去年業績和未來的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業績也將由獲利轉為大幅虧損。

此外,廣東惠州泰基集團被倒查稅二十年,青海的藏格礦業也被倒查稅二十年。

中國地方政府在面臨前所未有的增加收入壓力下,本已堆積的巨額債務,又限制其進一步舉債的能力,迫使中央政府增加借貸,向他們提供更多資金。

澳盛銀行分析師邢兆鵬表示,倒查稅很可能是因為地方政府財政困難,「我認為地方政府在季底需要用到錢,因為他們通常會在這個時候向承包政府工程的業者付款」。

彭博指出,今年前四月,中國政府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政府財政基金預算收入(包括稅收和土地出售收入)短缺五.八兆元。

前北京律師、民主中國陣線加拿大主席賴建平表示,目前中國地方政府因財政困難而難以運作,只能大幅增加罰沒收入,這種罰沒方式猶如攔路搶劫,採取的是非法手段;若中共繼續以查稅為名,採取這種巧取豪奪搜刮民脂民膏的方式來填補財政虧空,將會導致許多企業倒閉,加劇中國經濟的困境。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