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價格惡戰才剛開始,專家預期,這種流血紅海競爭可能要2至3年時間才會穩定下來,屆時僅剩極少數車商能存活。(美聯社)
價格戰將持續2~3年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中國汽車工業的轉型正面臨考驗,隨著電動車產量激增,民眾的接受度上升,傳統汽油車的銷量驟減,不少汽油車商被迫關廠;但電動車價格惡戰才剛開始,專家預期,這種流血紅海競爭可能要二至三年,屆時僅剩極少數車商能存活。
紐約時報報導,中國一百多家汽車製造廠每年能生產約四千萬輛汽油車,這已是中國消費者可購數量的兩倍,隨著電動車越來越受歡迎,汽油車銷量迅速下降;今年三月,中國三十五個大城市中,電動車和油電混合車總銷量首度超越汽油車,數十家生產汽油車的車商不是勉強運轉、就是停產關廠。
南韓現代汽車去年底就將與中國同業在重慶市設立的合資工廠,以二.二四億美元賤價賣給當地一家市政開發公司,僅其投入成本的二十%,該工廠在二○一七年投產,而自該年以來,現代汽車在中國的銷量已下降六十九%。
上海的電動車顧問羅威(Bill Russo)表示,中國出口的汽車中,有四分之三是國內市場不再需要的汽油車,這些出口威脅到其他地區的汽油車商。
中國汽車工業向電動車轉型,最終會讓許多汽油車商倒閉;但電動車銷量也出現下滑跡象,因中國消費者受到房市危機而減少支出,電動車銷量增速已經減半。
華爾街日報報導,隨著電動車銷售放緩,加上新進車商帶來的競爭壓力,自去年以來,中國電動車商一直在降價促銷。野村證券分析師應重熙說,中國電動車市場目前的競爭形勢可能會持續二至三年,才會進入穩定階段,屆時市場上的競爭者數量可能大幅減少,只有極少數車商能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