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東升西降幻滅 資金棄中奔美創紀錄

2024/02/07 05:30

美國上市公司總市值逼近全球的5成,創20年來新高,主因資金從中國流向美國,拉抬美國科技公司股價,造成市值激增。(資料照,彭博)美國上市公司總市值逼近全球的5成,創20年來新高,主因資金從中國流向美國,拉抬美國科技公司股價,造成市值激增。(資料照,彭博)

美上市公司總市值近全球五成 締20年新高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美國上市公司總市值逼近全球的五成,創二十年來最高水準;主因美中兩國經濟景氣的差異,加上生成式人工智慧(AI)的開發競爭而產生分化,資金從中國流向美國,拉抬美國科技公司股價,造成市值激增。

「日經中文網」引用Quick Factset數據彙總全球上市公司總市值,截至二月二日,美國上市公司的總市值高達五十一兆美元,較去年底增加一.四兆美元,占全球上市公司總市值的四十八.一%,較去年同期增加一.六個百分點,創二○○三年九月以來最高。而中國及香港上市公司合計僅占全球上市公司總市值約十%,為二○一五年六月占比二十%的一半。

近9年腰斬 中港上市公司市值占比剩一成

美中上市公司總市值差距擴大,反映科技公司成長力道的差距。以美國網路巨擘亞馬遜和Meta為例,今年以來市值合計增加五一○○億美元;而中國阿里巴巴和騰訊合計市值則減少三一○億美元。

騰訊和阿里巴巴在二○二○年底曾躋身全球市值前十大上市公司,一度逼近美國科技巨擘。但中國科技公司的強勁發展並未持續,近年來被美國拉開差距,除兩國景氣差異外,在全球AI的開發競爭中,美國的優勢正在加強,也是重要因素。

市值排名全球第六的美國AI晶片大廠輝達,幾乎壟斷生成式AI晶片市場,而因美國對中國實施半導體出口管制措施,中國公司無法取得輝達的晶片,在AI開發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中國政府去年底公布限制網路遊戲的草案,也導致騰訊等相關企業股價暴跌,促使外資大舉拋售中國股票;例如美國巴倫基金(Baron Capital)的旗艦基金就將所持有的中國股票降為零。

全球投資人還在亞洲尋找替代中國股票的投資標的。進入全球市值前五百大的印度上市公司有二十二家,最近三年增加一倍;日本上市公司的穩定性也重獲投資人青睞,在全球總市值的占比停止下降。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